?陪孩子學習、讀書,孩子用的不是自己的智商,而是用了你的智商。你唯一不能幫孩子的是幫他讀書。
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確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系,可以獲得對犯錯的“免疫”。小錯誤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錯誤,究其原因,是沒有犯錯的經驗。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孩子成長的資源。
母親的很多信息不是通過言語來傳輸的,母親通過與孩子共處的生物場去影響孩子。母親內心的寧靜、穩定對孩子十分重要。
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少得可憐,而且大多數將來都用不著,鼓勵孩子多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
若孩子厭學,你可以讓他專攻某一門他最喜歡的課,其他學科先放棄,當這門課達到優秀時,其他課就會自然也好起來
當孩子被老師罵了,我們應該去撫慰孩子而不是做老師的幫兇。
孩子怎么建立內心規則呢?我們怎么學習一個善意的、有道德的內心規則呢?就是小時候少用父母的規則去約束他,讓他自己慢慢地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外面世界里建立起內心的規則系統。這個規則系統他是不會違反的,他從小就遵守,因為他是通過自己的體驗建立起來的,甚至包括體驗痛苦建立起來的規則,他就不會去違反。
不要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到不舒服,要讓他有快感,不要在孩子學習時批評他的坐姿,寫字潦草,等他學完之后再說。
言語有一種能量,你說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更重要的,你覺得孩子是什么樣子的,正好是你內心中認同的那部分,最后,孩子他就會真的成為你說的那樣。
孩子有壞習慣時,如果媽媽的接納方式得當,壞習慣會自然地消失。
媽媽處處關心孩子、照顧孩子,并不能構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媽媽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媽媽,媽媽絕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第一是要積極地傾聽,等孩子把話說完、說清楚,有時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不要一聽風就是雨,忙于糾正,結果越糾越偏。
第二,要注意與孩子的相處關系,不要只注重教育,在與孩子關系不良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分教育,這樣做只會引起逆反心理。一般來說,好的關系勝過“好”的教育。
第三,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避免矛盾信息,也不能朝晴暮雨,如雙方意見有分歧,也要避開孩子來討論。同時,一個家庭里規矩不能太多,簡單地幾條,孩子也易于遵守。做到這些,教育好一個孩子并不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