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臨床上常見的腰腿痛疾病,好發于青壯年。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腰痛,疼痛常放射到臀部及大腿外側至膝關節平面,晨起或彎腰疼痛加重,檢查時在骶棘肌外緣第三腰椎橫突尖端處有局限性壓痛,并可觸及增粗的條索狀硬塊。易受外力作用的影響,容易受損傷而引起該處附著肌肉撕裂、出血、瘢痕粘連、筋膜增厚攣縮,使血管神經束受摩擦、刺激和壓迫而產生癥狀。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發生與其解剖和生物力學特點有關:
(1)解剖。
L3是腰椎前凸的頂點和腰部活動的中心,稱為腰部活動杠桿的支點,承受壓力最大,而L3橫突最長、最寬,尖端肥厚;附著在L3橫突的胸腰筋膜前層也最多,成束狀。因此,附著于L3橫突的軟組織,形成了以L3橫突為中心,肌肉-筋膜-L2脊神經后外側支的特殊結構。
(2)生物力學。
當腰部用力,特別是用力不平衡時,一側椎旁肌收縮,由于杠桿作用,必然引起對側橫突上撬,從而產生L3橫突尖端組織的急、慢性損傷,出現出血、滲出,產生無菌性炎癥。久之,在L3橫突尖端周圍出現纖維化,形成瘢痕粘連、筋膜增厚和肌腱膜攣縮,可引起神經、血管束卡壓,出現腰痛或腰臀部疼痛。
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腰部單或雙側疼痛,晨起或彎腰時較為明顯,長期彎腰、直走困難,略加活動后減輕。疼痛多呈持續性,急性損傷者,疼痛可放射至臀、腿部,但多在膝平面以上。
(2)臨床體征:腰痛不因腹壓增高(如咳嗽、噴嚏、大笑等)而加重。L3橫突端有明顯壓痛點,可觸及活動的肌肉痙攣結節,患側腰肌緊張,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腰椎前屈和側屈障礙。
(3)輔助檢查:X線片顯示L3橫突過長或肥大,左右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