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經授權轉自一條
2016年,建筑師田景海帶著母親,
來到有“中國最美的梯田”之稱的
浙江麗水云和梯田旅游。
母親愛上了這兒的好山好水好空氣,
田景海便從當地農民手里租下了2畝地,
為母親在海拔1030米的云海山間安了一個家,
空余的房間用來做民宿。
為母親造一座漂亮的房子,
一直是田景海的心愿。
2000年,他國內本科畢業,
打算去德國繼續求學念建筑,
當時為了籌措學費,
母親甚至賣掉了老家的房子。
“現在,看著母親在這住得開心,
我也滿足了?!?/span>
這棟黑白色基調、外形現代簡潔的房子,
一共1000平米,有13個房間。
大部分的房間都朝著梯田的自然景觀面,
天氣好的時候,早上醒來就能看見
日出、云海、梯田交匯的壯闊景色。
因為房子站立在層層疊疊的梯田里,
取名為 “在田間”。
自述 田景海 編輯 成卿
我叫田景海,是一名建筑師,
我的名字里有梯田,有美景,有云海,
好像冥冥之中和云和梯田有一種緣分。
2016年夏天的時候,我帶母親來這游玩,
山谷和梯田都是綠色的,
雨后云霧繚繞,眼前的美景讓我興奮。
這里水好空氣好,
當時母親的老胃病都有了緩解,
我便決定就在這里蓋一棟房子,
母親可以住在這里,
剩余的房間也可以拿來做民宿。
房子2017年建成后,她就搬過來住了。
她說其實人年紀大了退休了,
也需要有些事情做,讓生活更充實些,
所以她閑暇之余,也會幫忙一起打理民宿,
還常邀請附近山里留守的老人們過來,
一起聊聊天,喝喝茶。
母親不喜歡花哨的東西,
我設計了一棟線條簡潔干凈的房子,
既使用了落地玻璃的現代元素,
又以黑白灰為主色調,
傳達出一種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的意境。
中國傳統農村常常兩戶村民住一棟房子,
中間共用一個堂屋。
我沿用了這樣的形式,
做了兩棟一模一樣的坡屋頂房子,
中間的玻璃房是一個現代的 “堂屋”。
屋后有個小花園,
里面種植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
有楓樹、桂樹、苦丁茶、櫻花。
客人穿過花園來到玻璃房的室內,
走下層層的木制大臺階,
首先抵達的是民宿的一層。
這個公共活動交流的區域有著整面落地窗。
無論是在一側的餐廳就餐,
或是在另一側的沙發區聊天,
抬眼就可以看到室外山谷的景色。
屋外的風景里是稻米梯田,
我在屋內也做了一片天空中的稻田。
天花板懸掛著的是從美洲進口來的,
世界上最輕的木頭“巴沙木”,
微風吹進來的時候,
天花上金色的稻浪在起伏。
玻璃房連接的兩棟房子里安置了13間客房,
客房里的落地窗面朝著梯田,
早上躺在床上,睜開眼睛,
就可以看到壯美的云海從山間向自己涌來。
利用房子的尖坡頂設置了閣樓的房間,
這也是母親最喜歡的房間。
面朝室外的三角形窗像個取景框,
縹緲的云海,
層層疊疊的梯田都走進了畫框里。
屋頂開了個大天窗,
春雨連綿的季節,
可以躺在這里看被雨水浸染的青山。
露臺的吧臺采用了當地的老船木,
把當地的材料帶入到我們的客房當中。
浴缸也放在了露臺上,
蒙蒙細雨的時候去泡澡,
享受著在大自然當中沐浴。
朝向入戶庭院的房間,
墻面用了天空的藍色,
家具又是粉色系的,
夢幻的色彩讓來玩的女生們都很喜歡。
借用了入口臺階下的挑高空間,
我設計了一個木藝工坊,
放上許多云和當地特產的木頭玩具,
來住宿的小朋友們都很喜歡。
母親是一個解孔明鎖這種榫卯玩具的高手,
很多客人拆完了之后組裝不起來,
都請她傳授方法。
母親喜歡打乒乓球,
我特別為她定制了一個木制的乒乓球桌,
放在一層的公共空間里,
在云海之上打乒乓球的地方也是很罕見的吧。
房前的觀景平臺是最靠近山谷的地方,
曾有一位客人在早上起了云海的時候,
在景觀平臺上打了一套太極拳,
感覺整個人的氣場都有了提升。
早晨或傍晚的時候,
我也常陪著母親坐在這里,喝喝茶說說話。
當年她為我留學的學費賣掉了家里的老房,
有生之年,我能讓她在這樣一座漂亮的房子生活,
我覺得很滿足了。
END
這個黑科技記事本推薦給你
享受紙筆書寫快感的同時
又能體驗到網絡儲存的便捷
寫下的所有東西都可以被永久保存,不會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