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清河以北,黃河以南,有座小山,在平地上突兀而起,旁無連附,蔥蘢孤高,雄奇壯觀。
這座山叫做華不(音“夫”)注山,濟南當地人更喜歡稱之為華山。
這座華山雖然在體量上不如西岳那么挺拔高峻,群峰危聳。但是它的豪氣并不輸給西岳,從遠處看,濟南華山如虎牙般矗立在北城平原之上,孤峰傲立,勢可刺天。
在古代,這座山峰一直是濟南的第一名山,名氣遠勝南郊千佛山。為什么這么說,因為華不注山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這是濟南其他諸山所無法比擬的。
華不注山第一次在史書上留名,是春秋時期的“齊晉鞌之戰”。鞌又作“鞍”,位于華不注山附近。
這場戰爭起源于齊頃公戲耍晉國使者郤克。當時晉楚爭霸,楚國勢力占據上風。而齊國經過齊頃公的治理,國富民豐,軍力大振。齊頃公想恢復先祖齊桓公九合諸侯的榮耀,于是開始處處針對晉國采取行動。
(齊國君主齊頃公)
再說說郤克,他是晉國的正卿,換句話來說,他就是晉國的總理。郤克雖說具有爭雄天下的大才,但是無奈身患殘疾,平時走路一瘸一拐,還有點駝背。公有一年,郤克出使齊國,想要修補晉齊兩國的關系。當時齊頃公看到晉國在邲之戰完敗楚國的表現,認為齊國也能收拾晉國,于是就沒有把郤克放在眼里。他特意派了個駝背的侍從引領郤克上朝堂。兩人的舉止,讓齊國朝堂上的各位大夫大笑不止。郤克認為自己受到了奇恥大辱,發誓不報此仇,這一輩子不過黃河,也就是不出國。
(晉國正卿郤克)
在郤克的勸說下,晉國國君晉景公覺得也必須教訓一下齊國。于是,在公元前589年,晉國伐齊,雙方大戰華不注山下,雖說齊國甲士各個拼死力戰,但是終究不是晉國虎狼之師的對手,身為統帥的齊頃公,被晉軍瘋狂追趕,圍著華不注山跑了很多圈之后,才得以脫身。
齊晉鞌之戰,宣告了齊頃公復霸的失敗,也吹響了晉國復興的號角。華不注山因此名垂史冊。
漢代之后,黃河改道在高密入海,一時間,支流灌注,濟水泛濫,在華不注山附近,出現了一片大湖。唐朝人稱之為鵲山湖,湖面方圓二十余里左右。而孤峰聳翠的華不注山挺立在湖中,宛如出水的芙蓉。
這期間,許多名人都登臨了華不注山,對此山悠久的歷史、秀麗的風景大加贊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他在《古風十九首》寫到:“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從。”
(趙孟頫名作《鵲華秋色圖》)
到了元代,華不注山因一幅《鵲華秋色圖》更加名聲大噪。這幅畫,是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為詞人周密所做。周氏原籍山東,卻生長在趙孟頫的家鄉吳興,從未到過山東。趙氏既為周密述說濟南風光之美,也作此圖相贈。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處,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
趙孟頫還在題記中寫道:“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
現在這幅畫的真品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在大明湖的超然樓中有一幅“動”的《鵲華秋色圖》。
(華不注山上的華陽宮)
華不注山上有很多名勝古跡,其中最著名的是華陽宮。該宮始建于金宣宗興定四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為全真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陳志遠所建。華陽宮依山傍湖,又十余個院落組成,規模很大,素有“濟南巨觀”之稱。明嘉靖年間,華陽宮改名為崇正祠,祀四季神。后年久失修,逐漸廢棄。近年來,政府又出資重修,現在已經恢復了昔日的風貌。
(華泉,位列濟南七十二泉之列)
在華陽宮前,有一處泉水,名曰“華泉”,據說是當年齊頃公取水的地方。旁邊有回車澗,傳說為郤克追齊頃公處。
明清兩代,華不注山上還有泰山行宮和三元宮,分別供奉碧霞元君和天、地、水三神,現已不存。在半山腰,有呂公祠,祀純陽帝君,也就是呂洞賓,山頂有真武廟。不過這些建筑現在已經荒廢。
因為華不注山地理位置優越、風水特別好。在近代,有人提議要把國家的首都遷到華不注山下,這個人就是康有為。
(清末維新派首領康有為,世稱康南海)
1923年,66歲的康有為來到了濟南,一下子就看上了華不注這座名山。他覺得,華不注山在平原上突起,是泰山支脈北走至此終結的表現,是一塊最佳的風水寶地,最適合建都。因此他大膽地提出了要把首都移到濟南華不注山下的建議,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設想,認為這些設想如果實現,濟南將會成為“雄美冠中國都會”。
按照康老先生的構思,首都的具體位置在華不注山的南邊,在這里要興建一個新濟南。在新城里,政府要鋪道路、建公園、種花木、辦學校、蓋會堂、搞娛樂設施,等等。同時他還借鑒青島城市建設的藍圖,建議在華不注山下新建園林式住宅區,要仿照青島匯泉灣畔別墅群的樣子。新濟南的城市色彩也要像青島那樣“紅瓦、綠樹、青山”,氣勢和規模必須超過青島。
(華山片區規劃圖)
幾十年后,華山片區開發了,雖然沒有按照康老先生的設想,但是基本內涵還是不變的。我們相信,新開發的華山片區并不會讓大家失望,一座現代化的生態宜居新城正在北部崛起。
寫進濟南歷史的25條老街巷 http://www.docin.com/p-1275894452.html
來看看解放前的老濟南是什么樣子 http://www.docin.com/p-823970674.html
追憶百年濟南影像http://www.docin.com/p-1235611661.html
老舍散文中的濟南竟然那么美 http://www.docin.com/p-1271226417.html
濟南最美的10個古村落 http://www.docin.com/p-117268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