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一個人“身體硬朗”,那表示這個人很健康。但你知道嗎?咱們身體有些地方,越“軟”越健康,太硬了反而未必是好事,可怕的還會要你命。
第一處:血管
血管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壁就會結垢、生銹,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
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當斑塊形成后,血管壁會變厚、變硬,血液流動的通道會變得越來越窄甚至堵塞,血液流動受阻,就會引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所以,血管是越“軟”越健康!
想要保持血管健康不變硬,要記住以下兩點:
1、管住嘴
餐餐大魚大肉,喜吃過咸過甜,血管容易堵。要想保護血管,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一日三餐要清淡,限鹽少油多蔬菜,粗糧細糧交替吃,合理膳食保健康。
平常可以適量吃點三七粉、山楂、蕎麥、海帶、卷心菜、黑豆等養護血管的東西,另外,多喝水加速體內毒素的排出,使血管更健康。當然,煙酒是一定要戒的!
2、邁開腿
動得少,血管垃圾多,適量的有氧運動對血管有利無弊。不僅能起到減肥消脂的作用,還能提高血管運輸血液的能力,延緩血管的病變,使血管更年輕。
第二處:頸肩
生活工作中,我們常常長期面對電腦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一天下來,頸肩會有酸痛的癥狀,嚴重時頸肩僵硬,稍微運動下就會咯咯響,感覺自己的脖子都要斷了。久而久之,就容易得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等。
所以,頸肩還是不要太硬的好。
養成以下這幾個正確的習慣,保護頸肩:
1、坐好,限制低頭時間
養成良好的坐立姿勢,腰部挺直,雙肩后展,頭部端正放輕松。同時,減少長期低頭的時間,每隔45分鐘應休息片刻,活動一下頸部、肩部,緩解頸肩僵硬、酸痛,還可減少眼部不適。
2、常按兩個頸肩保養穴
找準風池穴、肩井穴進行適當按摩,可使頸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環加快,經絡疏通,氣血運行通暢,有效保養頸肩。
3、多動動
不要老宅在家玩手機、玩電腦,多出去活動活動筋骨,游泳、打羽毛球都是很好的選擇。
4、睡好
睡覺時,枕頭高度要適中,使頭、頸部、身體保持在正常的生理曲線上。
第三處:肝
肝硬化這個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肝硬了,就說明肝臟病了,絕對不是什么好事兒。若不加以正確治療,會繼續惡化成肝癌,危及生命。
所以,平常要多呵護肝臟,別讓它變“硬”了。
如何養肝護肝,遠離肝硬化?
1、戒酒!
酒精主要在肝臟內代謝,戒酒是目前最為有效的保肝措施。
2、吃點疏肝理氣的食物
蓮藕、蘿卜、山楂、玫瑰花、合歡花、枸杞玫瑰參茶、菊花茶、桂花茶及茉莉花茶等。
適當補充脂肪和蛋白質,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最好分別占20%,剩下的60%為碳水化合物,雞蛋、豆腐、牛奶、魚、雞肉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都是肝臟的心頭好。
3、按壓護肝穴
找準期門穴、太沖穴進行按摩,可以疏肝瀉火、理氣解郁,對養護肝臟效果非常好。
4、少熬夜,多運動
中醫認為,凌晨1-3點是肝經的“值班”時間,此時是養肝最佳時期,所以,平時少熬夜就是在養肝了。
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避免脂肪過度堆積,預防脂肪肝,進而減少肝硬化的幾率。同時,還要注意舒緩心情,少生悶氣。
第四處:關節
有些老年人膝蓋疼,活動后加重,甚至不能彎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簡單點就是關節變硬了。
關節僵硬,其實除了是腰背痛的一個警報,也是關節受損發生的一個警報。關節是骨骼之間的連接點,一旦關節出了問題,人的行動力就會受限,久而久之人就垮了。
那么,如何保護關節呢?
1、避免高強度運動
關節在不斷的運動之中是會被慢慢磨損的,而關節長時間被磨損,磨損部位不斷生長,則會導致關節骨骼越來越堅硬,甚至越來越厚的。所以,千萬別拼步數、暴走,也不要頻繁爬山、爬樓。
建議大家平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有氧運動,比如游泳、騎車、散步等,既不損傷關節又能鍛煉。
2、注意保暖
寒氣濕氣是身體各個關節的頭號敵人,所以,千萬不要讓關節受凍,冬天不露腳踝和膝蓋,夏天在空調房也需做好保暖工作。晚上睡覺前可以用熱水泡泡腳,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第五處:肺
肺也是一個怕“硬”的器官。在炎癥反應的不斷刺激下,正常的肺組織結構發生改變,肺逐漸“長疤”、“變硬”,導致肺功能喪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受到影響,患者會出現缺氧、呼吸困難,甚至喪失基本活動能力,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預防肺部變硬,該注意些什么呢?
1、戒煙
吸煙,可以說是肺的頭號殺手。長期吸煙可導致肺功能下降,不僅使肺癌的危險增加,還可能誘發多種肺部疾病的發生,進而造成肺纖維化。所以說,能不吸煙就不要吸了。
2、避免吸入顆粒物
霧霾中的懸浮顆粒、廚房燃料的有害物質等,人吸入后容易誘發肺部病變,出現哮喘、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嚴重者招致肺纖維化。身處這樣的環境中,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吸入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