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杰博士主講 花語插圖
芍藥有赤白之分。白芍《名醫別錄》別名“余客”,《本草綱目》別名“將離”。養血和血,柔肝止痛,用治血虛肝旺營衛不和,血虛不營諸證。藥理證實:抑制中樞、鎮靜、解痙而鎮痛。平肝者生用,柔肝者炒用。
赤芍清肝瀉火,涼血活血,散瘀消腫,專治熱入血分,血熱妄行,肝火瘀血,瘡癰腫痛諸證。
現今柔肝和營多用白芍,保肝止痛多用赤芍。赤芍治肝炎因味不酸,不伐肝而較白芍更宜。治痰瘀互結類冠心病,因化熱多見,也比白芍更效。
芍藥要區別呀。先講白芍,它養血合營,桂枝湯里面使用,它能柔肝止痛,配桂枝合用,配當歸就柔肝,這是白芍的一個優越性。白芍也能抑制中樞,所以它能鎮靜安眠,解痙鎮痛。《傷寒論》有個名方,治虛痛的名方,是什么?芍藥甘草湯。還有一個方子,金鈴子散,川楝子和元胡。現在臨床止痛不分虛實,金鈴子散虛痛實痛都能治。芍藥甘草湯,不用甘草,甘草有很大的副作用,光用芍藥,就是疼痛你不要虛實,就用金鈴子散。唯一這個病人疼痛引起是肝氣、肝火引起的加白芍,這個臨床的一個用法,比較特殊。
赤芍,赤芍就瀉肝火,完全是涼血活血,善于消腫,這和白芍完全不一樣,它瀉的作用比較大,這為什么犀角地黃湯里面不用白芍用赤芍呢,就這個道理,利用它瀉肝火。這個還能治月經不調的病人,用桂枝湯。你們不知道注意了沒有,那里面不是加的白芍,桂枝、赤芍和地龍,就是利用赤芍瀉肝火,瀉瘀消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