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簡單的方法,做最美味的食物——小羽
來,先聽葉大師給你講講披薩的故事啊
來自美食菜譜小羽私廚
披薩雖然已經長期混跡于各大城市,隱隱有股子文藝復興的傲慢感,其實卻是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反正就是面餅上撒上肉和蔬菜,往回翻翻歷史,或許《詩經》里就已經有文縐縐的記載。
中國式的披薩,實際上分為南北兩大派。北派以油煎為主要特色,比如北京的糊塌子,天津的煎餅,陜北的鍋盔饃燒餅 ;南派以火烤為標志,比如江蘇的蟹殼黃、浙江的縉云燒餅。除了一個例外,那就是新疆的披薩,地處西北,技法卻和江南同屬一路,火烤得噴香嘎嘣脆,有個帶著羊肉香的名字——叫做“馕”。
我總懷疑,意大利的披薩,是一個手藝不精的包子師傅勞務輸出到意大利后糊弄國際友人的。手藝太差,捻不出那十八個褶兒,一時光火,算了,老子把它搟成餅吧!——沒想到,把三維的包子壓扁成二維的披薩,意大利人居然很吃這一套。你說,科幻小說《三體》里有種腦洞大開的攻擊方法叫“降維”,會不會就是因為作者有顆恨包子愛披薩的私心?
不過,好歹也算是留過洋,披薩多少還是有些令人覺得不同的體驗。我們吃燒餅,就像打麻將,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吃爽了滿足地打個嗝,胡牌了高興地推倒重來;吃披薩就更像吃火鍋,更有聚會感,幾個好朋友吹著牛聊著天分一張披薩,披薩刀分出一塊愜意、一塊溫暖、一塊美好。
傳統的披薩好吃,但致命弱點就是在餅邊。不脆不韌不香,我一直是接受無能。每次都把餅邊兒給楊逍和田伯光,它倆吃的可起勁了。
明天是就是周末。幾個死黨要來蹭飯。我試驗了一個新的配方,直接用土豆來代替披薩餅底。土豆干煎的味道最香,讓人沒法抗拒。再來點喜歡的蔬菜搭配,撒上滿滿一層馬蘇里拉芝士。看著土豆焦黃的一圈,我都等不得芝士全部融化就想上手,不用嚼厚厚的餅邊,真是過癮。
聽說北京正下大雨,不能出門的你,看我為你烤個熱乎乎的披薩吧。
視 頻
用 料
步 驟
▲ 平底鍋里抹一層油,擺入切好的土豆片,撒上一層帕瑪森干酪碎。蓋上鍋蓋,最小火燜5分鐘。
帕瑪森奶酪,是產于意大利帕爾馬地方的硬質干酪,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奶酪,有800多年的生產歷史,生產的全過程純手工制造,被看做是意大利飲食文化的一種象征,網購可以買到哦。如果買不到,不加也行,就是香味差了點。
▲開蓋,抹上一層番茄醬,擺入切好的口蘑片,鋪上可以拉絲的馬蘇里拉芝士。
你吃到的所有能拉絲的奶酪,都是因為:馬蘇里拉奶酪。可以買進口品牌的,才能有很好的拉絲效果。
▲中間留個空,打入生雞蛋進去。
▲蓋上鍋蓋,中小火再燜5分鐘左右,等雞蛋差不多熟透,就可以開鍋享用啦~我跟你說,誰聞到這個香味都把持不住,肯定麻溜從床上爬起來趕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