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一直是橫亙在日俄之間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直到今天,日本就像受了氣的小媳婦一樣,依然不忘向俄羅斯追討北方四島的主權。然而時間過去了50多年,北方四島卻依然緊緊握在俄羅斯人手中,其控制還變得越來越鞏固。
蘇聯(俄羅斯)之所以不肯歸還北方四島,除了俄羅斯民族對于領土的極度饑渴之外,還包含著諸多地緣政治以及軍事、經濟的動因。
事實上,早在蘇聯時期,日本就曾一度接近收回北方四島的主權(至少是齒舞島和色丹島)。當時,蘇聯曾提出了一個相當“優惠”的方案,只要日本肯同意,蘇聯就考慮歸還四島。那么,蘇聯人到底提出了什么意見。北方四島,到底與日本、俄羅斯有什么樣的淵源呢?
北方四島位于日本北海道東北部海域,總面積約5038平方公里,占據了重要的戰略地位,分為擇捉、國后、色丹、齒舞四大島嶼,其中尤其以擇捉和國后島的面積最大。
這四座島嶼連接了北海道和堪察加半島,控制著西太平洋的咽喉,就猶如四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將鄂霍次克海變成了俄羅斯人的內海。
經過勘探,這四座島嶼資源豐富,周邊大約蘊藏著16億噸石油,1867噸黃金儲量,9284噸白銀儲量以及397萬噸鈦,2.73億噸鐵和1.17億噸硫。對于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這四座島嶼不僅僅意味著絕佳的戰略地位,同時還意味著龐大的資源儲量。
在17世紀之前,北方四島既不屬于俄羅斯,也不屬于日本,是一塊無主之地。隨著俄羅斯的東進,其領土逐漸擴張到了勘察加半島附近,從而控制了千島群島。
與此同時,日本也在不斷北進。經過百年的經營,德川幕府終于將寒冷的北海道地區納入了日本的版圖。之后,德川幕府又不斷北上,在北方四島開辟了殖民點。
到了18世紀末期,原本毫無交集的日本和俄羅斯,終于就千島群島——特別是北方四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1779年,沙皇俄國將38名流放犯和20名獵手送到了千島群島附近的得撫島。日本德川幕府不甘示弱,于是在臨近的擇捉島設立官府,建立了行政組織。
很快,日本和俄羅斯對于東北亞諸島的爭奪,進入了白熱化。為了確定兩國的疆土,日俄于1855年簽署了《下田條約》,規定整個千島群島以得撫島為界,南歸日本,北歸俄羅斯。
與此同時,日本和俄羅斯在沒有經過清政府同意的基礎上,瓜分了庫頁島。日本占據了南部,俄羅斯占據了北部。
后來雙方又改簽了《圣彼得堡條約》,規定俄羅斯將獲得整個庫頁島,而北方四島則歸日本所有。
作為兩個極具侵略性的國家,這樣的分贓自然不能讓它們滿足。為了爭奪東北亞的領土、資源乃至于霸權,日俄之間就注定有一場戰爭。
日本在進行明治維新之后,國力迅速膨脹。在甲午戰爭中,日本首先擊敗了清政府,其勢力開始滲入朝鮮和我國東北地區。由此,日本和致力于建立“黃色俄羅斯”的沙俄產生了激烈的沖突。
1904年,日本不宣而戰,對盤踞在東北的俄軍展開了突然襲擊。經過幾個月的激戰,俄軍海陸皆敗,出人意料地敗給了人口、領土遠少于自己的日本。由此,日本奪取了庫頁島的南部以及南千島群島。
俄羅斯雖然號稱戰斗民族,但實際上也沒少打敗仗。但即使打了敗仗,也很少出現割地的情況。而這一次,俄羅斯卻丟失了大片土地。在當時的俄羅斯人看來,簡直是奇恥大辱。
從民族性格來看,俄羅斯人一向有仇必報,無論過去多少年,都會找回場子。一戰過后,沙俄覆滅,蘇聯在廢墟中建立。而爭奪東北亞霸權的重擔,也落在了這個紅色國家的肩頭。
日俄戰爭之后,日本嘗到了侵略擴張的甜頭,從而走上了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協議》中,英美蘇三國劃分了彼此的勢力范圍。為了換取蘇聯出兵東北,英美同意將整個千島群島和庫頁島都交給蘇聯。
8月18日,百萬蘇聯大軍大舉南下,向關東軍發動了猛攻。除了東北,千島群島和庫頁島也是重點地區。
經過殘酷的蘇德戰爭,蘇軍的實力已今昔非比,無論是戰斗力、經驗還是武器,都全面壓倒日軍。在千島群島,日本布下了8萬重兵,并建立了堅固的土木工事。
但此時,日本已經遭受了核彈襲擊,國勢日暮途窮,士兵的士氣和訓練都處于最低水平。因此蘇軍在軍艦、坦克和大炮的掩護下痛打落水狗,向南千島群島發動了猛烈進攻。
19日,守島日軍接到了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戰斗意志完全崩潰。因此,蘇軍僅以256人的傷亡,邊攻占了整個千島群島以及庫頁島。
蘇軍立即向南進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陸基本未遭抵抗,進行得非常順利。至8月31日22時,蘇軍結束千島群島北部的戰斗,同時開始進駐北方四島。8月28日凌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日本守軍不戰而降。9月1日,蘇軍占領國后和色丹。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直到5日,蘇軍才結束了占領齒舞的最后行動。
在海軍的支持下,蘇聯連續攻占了庫頁島南部(日本稱為樺太)以及北方四島,斃傷1018人,俘虜數萬人。時隔40年,俄羅斯人終于在日本人身上出了一口惡氣。
根據《雅爾塔協議》,蘇聯確實可以取得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但北方四島,從地理上來說,并不屬于千島群島。于情于法,蘇聯占領北方四島都是說不去的。但是蘇軍吞下的土地,又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一開始,斯大林對于北方四島的歸屬還是留有余地的。在他看來,面積較大的擇捉島、國后島必須歸蘇聯所有,至于面積較小的色丹、齒舞,則可以歸還日本。
但日本還沒來得及選擇,遠東就變了天。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民主力量在遠東實力大增。當時,蘇聯之所以同意歸還色丹、齒舞二島,是擔心受到美國以及美國盟友的包圍。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還有什么可怕的呢?因此,斯大林立即改了口,一個島也不愿還。
到了1950年,蘇聯不顧日本反對,將北方四島強行歸于蘇聯行政區劃,從屬于薩哈林州(庫頁島)管轄。
俄羅斯人擴張,歷來都是留地不留人。于是蘇聯政府輕車熟路地驅逐了北方四島上的1.7萬居民。可憐日本島民在四島上生活了那么多年,卻落得個背井離鄉的結局。不得不說,這是報應。
隨后,俄羅斯將大量俄羅斯、韃靼、朝鮮人遷徙到四座島上,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勞改犯。
日本人見蘇聯人賴著四島不走,也沒什么好辦法。畢竟日本的武裝,早就被美國人解除了。無奈之下,日本人只好求昔日的仇敵——美國人幫忙。一開始,美國并不想為了區區四座島嶼,去得罪蘇聯。
然而在1952年和1954年,有兩架美國軍機在千島群島上空被蘇聯擊落,美蘇關系急劇下降。因此,美國人的態度趨于強硬,并且支持了日本對北方四島的索求。
在美軍的重壓之下,赫魯曉夫最終也松口了。
1955年6月,在日蘇關系正常化會議上,日方代表松本俊一拿來一摞資料,擺在了蘇方代表面前。他表示,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自古就是日本領土,請立即移交其主權。蘇方也不甘示弱,拿出了蘇聯社會科學院的大量考據,表示這片島嶼是蘇聯不可分割的領土。
但是到了當年8月,蘇聯人的態度卻有了些許松動。根據赫魯曉夫之子的回憶錄記載,蘇聯暗示可以將齒舞和色丹還給日本,擇捉和國后島則歸蘇聯所有。
赫魯曉夫認為,齒舞、色丹距離日本很近,經濟價值也不高,完全是累贅,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日本。這樣一來,蘇聯就可以早日和日本實現正常化,并且可以離間美國和日本的關系。
對于蘇聯人的“好意”,日本人卻并不領情。這就像是蘇聯吃了肉,卻把骨頭吐給了日本人,世上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日本首相鳩山一郎(后來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爺爺)表示,四島必須一起歸還,否則免談。
日本之所以這么強硬,主要仗著美國給自己撐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卻不再愿意給日本當槍使。
杜勒斯在1955年3月10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上指出:如果蘇聯放棄千島群島的重要部分,美國將面臨歸還琉球群島給日本的沉重壓力。一旦蘇聯將其所占領土的任何一部分歸還給日本,他們會受此啟發轉而要求美國歸還琉球。
當時琉球群島已經成為美軍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是絕對不能放棄的。杜勒斯認為,琉球群島對美國的意義,遠超于北方四島之于蘇聯。在這方面,美國決不能因小失大。
沒有大哥的庇護,日本人傻眼了。就這樣,北方四島問題僵持到了1960年。這一年,美國和日本簽訂了《美日安保條約》。該條約實際就是將日本再武裝化,并直接將矛頭指向了蘇聯、中國、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
蘇聯也就此借題發揮,給日本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要全部駐日外國軍隊撤出日本,蘇聯就考慮歸還北方四島的齒舞和色丹。然而此時的日本已經變相成為了美國的軍事殖民地,就算日本人想趕美國人走,也做不到啊!
其后蘇聯外長葛羅米柯對日本大使表示,如今日本已經失去了獨立性,別說是北方四島,就算是交還齒舞和色丹也不可能了。隨后,葛羅米柯還堅定地說:“蘇日之間根本就不存在領土爭端。”
于是,日本第一次索要北方四島的談判就此夭折。整個蘇聯時期,日本沒有要回一寸領土。
蘇聯解體后,日本再次迎來了一個戰略機遇期。此時的日本正處于泡沫經濟的末期,財大氣粗,其資金之多甚至要把整個美國都買下來。反觀俄羅斯,則因為“休克療法”而導致經濟崩潰,國庫空虛、企業倒閉,甚至連工資和退休金都開不出來。
因此日本人想出了一個方案,就是用重金將北方四島買下來。日本得了島,俄羅斯獲得了錢,可謂是雙贏。
因此日本向俄羅斯人揮舞著鈔票,以經濟援助為名,希望能和俄羅斯重啟北方四島的談判。到了1992年,兩國談判終于有了重大進展,北海道和北方四島居民已經可以免簽證互訪了。因此,日本人都十分樂觀,以為收復四島已近在眼前了。
而此時,俄羅斯的一些人士也開始為日本大聲呼吁,推動俄羅斯政府歸還北方四島。其中,尤其以大文豪索爾仁尼琴的發言最為典型,他說:“俄羅斯連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都放棄了,為何卻要繼續占據本來就不屬于我們的四個島嶼?這不過是虛偽的愛國主義而已。”
然而支持歸還領土的俄羅斯人,實在是太少了。俄羅斯人認為,或許自己并不存在對于北方四島的法理,但卻依然合理。占有北方四島是俄羅斯二戰末期根據《雅爾塔協議》,對日作戰付出巨大犧牲的回報。
還有人認為,日俄戰爭中,俄羅斯曾割讓了半個庫頁島(薩哈林島)。占領北方四島,是對日本占領俄羅斯國土的合理報復。
一開始,葉利欽也希望通過歸還色丹和齒舞二島,換取日本巨額的資金援助。誰知此議一出,俄羅斯國內輿論大嘩。一時間,葉利欽被反對黨批判為“罪人”“出賣領土的賣國賊”。
葉利欽見形勢不對,于是立即改口。他說:“我們還是相信后人的智慧吧!”
2004年,俄羅斯早已進入了普京時代。此時俄羅斯人再次提議,可以將齒舞和色丹兩個島嶼還給日本,換取日本對擇捉、國后兩島主權的承認。和數十年前一樣,小泉純一郎政府給予了當然的拒絕。
正所謂敬酒不吃吃罰酒,從此以后,俄羅斯人再也不跟日本人客氣了。首先在200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第一次電視講話中強調,北方四島屬于俄羅斯,俄羅斯不再會為北方四島的主權問題舉行任何談判。
其后,俄羅斯又大幅度提升北方四島的防務,兵力很快就增加到5000人,并設立了5個空軍基地。強大的圖-22M3逆火轟炸機經常在擇捉島的機場上降落,在日本上空耀武揚威。
隨著經濟的恢復,俄羅斯開始變得更加咄咄逼人。從地圖上看,北方四島拱衛著俄羅斯的核武器試驗場——堪察加半島以及戰略導彈基地——庫頁島。一旦北方四島全部歸還,這些戰略要地都將失去庇護,遠東大門將直接敞開。
與此同時,美俄關系不斷惡化,俄羅斯可不能坐視美國和日本堵住紅旗太平洋艦隊的出海之路。由此,俄羅斯在北方四島的防御力量開始變得空前強大。各種新型武器裝備不斷輸送到北方 四島,例 如S-300、T-72B3型主戰坦克等。
2010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登上了擇捉島,這是俄羅斯領導人第一次登上這塊爭議性的土地。梅德韋杰夫聲稱,南千島群島(俄羅斯對北方四島的稱呼)是“我國的重要領域”,對于島上的防衛還是要進一步加強。
在經濟方面,俄羅斯政府加大了對北方四島的資金投入,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此外,俄羅斯政府還邀請外國企業(包括中國企業)參與開發北方四島。很顯然,俄羅斯是要把北方四島徹底“俄羅斯化”
梅德韋杰夫的行為,讓日本人勃然大怒。東京市民在俄羅斯大使館前舉行了多次抗議。然而在強大的俄羅斯人面前,日本的憤怒只能是無能狂怒。
北方四島,成為日本人永遠的鄉愁。自二戰以來,每屆日本政府都會任命北方四島的官員,但是這些官員卻從來沒有在北方四島上過一天的班。
臨近北方四島的根室市,市政府大樓上用俄語寫著“北方領土是日本領土”的標語;城市內所有的標語、招牌、包括街道指示都有俄語版本,同時還鼓勵學生們學習俄語。當地官員表示,等北方四島回歸了國土,就便于對島上的俄羅斯人進行管理。
希望很性感,現實很骨感。對于俄羅斯而言,北方四島是參與太平洋利益爭奪的大門,怎么可能放棄。以俄羅斯人“寸土不讓”的性格,犧牲兩個島已經是極限了。
綜上所述,俄羅斯雖然地大物博,但絕不會出賣寸土。俄羅斯對北方四島的占領,緊緊抓住了日本人的軟肋。以北方四島為要挾,日本就不敢明目張膽地反對俄羅斯。因此,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日本總是顯得唯唯諾諾,制裁手段也不疼不癢。同時,俄羅斯人還可以大敲竹杠,爭取到日本的經濟合作和援助。
經過多年的談判,日本人也意識到,讓俄羅斯主動歸還北方四島,猶如天方夜譚。而以日本的軍事實力,也不可能奪回四島。至于美國,根本不能指望。
雖然希望渺茫,但是日本依然不放棄任何可能與俄羅斯談判進行談判的機會。對于日本人來說,北方四島也是一枚沉重的籌碼。在談判桌上多一枚籌碼,終歸對日本有利。
可以想象,在幾十年內,北方四島問題都不可能得到根本性解決。維護領土和主權完整,靠得是實力而不是聲嘶力竭的呼喊。以日本自衛隊現有的實力,日本絕無可能收回北方四島。難怪有俄羅斯媒體呼吁:“忘掉北方四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