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和方法是文章主體部分,但同時,也是文章最容易寫的部分。這兩個部分在類似的所有研究中,都是大同小異的。當你選定了一個題目,做好了圖表,開始這部分寫作的時候,一定不能“閉門造車”的自己悶頭猛寫。參考、學習之前的類似研究、類似論文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下面簡單說一下結果和方法的機械化寫作方式。
結果部分就是把研究的主要結果一項一項的描述出來,而不需要解讀。解讀結果是討論部分的任務。寫作結果部分,就像給你的朋友講一個故事,按照邏輯,從一般情況→主要研究指標→各個次要研究指標,清楚地客觀地表達出來即可。步驟如下:
1. 決定呈現哪幾個結果。不需要把你得到的結果全部描述出來,只需要提供研究問題相關的和(或)可證明本研究假說對錯的結果。其余的結果,可以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很多牛人,每年10篇高分SCI怎么來的?很多都是同一個研究,寫了好多篇論文,各個方面,各個點,展開了寫。做人不要太實在,“一點之見即可成文”。一篇文章一個點,一個研究好幾篇。
2.邏輯:可以按時間順序,也可以按照指標的重要程度排序。每個指標一段話。結果和方法部分的行文邏輯要統一。
3.清晰、簡潔、準確:按照行文邏輯,分條目寫清楚,讓編輯和審稿人一目了然。一句話能夠說明的不用兩句話。
4. 能夠用圖和表說明的結果,首選圖表。文字與圖表互補,不要單純重復圖表內容。
5.用過去式描述結果。
方法部分的寫作目的是讓讀者可以1.評價這個研究,2.復制這個研究。方法部分的內容包括:采用什么指標?為什么用這個指標?指標怎樣量化?頻率?地點?種族?時間?也就是回答what, why, how,how much, how often, where, when。確保提供了自己研究的詳細信息。步驟如下:
1. 邏輯:按時間順序或指標的重要程度順序或指標類型,分段描述各個指標的what, why, how,howmuch, how often, where, when。
2.用過去時描述方法。用第三者的角度描述方法:“Thesample was incubated at37℃ for 3 days.”而不是“I incubate the sample at 37℃ for 3days.”
3.描述各個試劑、器材、藥品等型號、類型、供應商。
4.不要把結果混雜進來。中文的論文常常在方法中就寫了“從1998-2010年共有2430例患者于我院行某治療”,在英文論文中,這應是結果中的內容。方法部分只有方法,只有我是怎么觀察的;至于觀察到了什么,那是結果的內容。
5.方法的解讀,是討論部分的內容,也不要混雜進來。Why的部分可以用“我們采用了某某的處理方式【6】”這樣的方式來表達。
6.須與結果部分邏輯統一。
7.盡量清晰、詳細地描述你的研究,刪去廢話。
8.統計學方法:之前有成百上千個類似的研究已經發表。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