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美曲---醉美音樂小專題】
天籟,在清晨薄霧散去時揭開序幕。霧靄散去,天地間一派清
明,一切萬物隨著無形的節奏,演奏著渾然天成的樂章。。。
朋友,早安!
《Morning Mood》晨曲
《With The Sun》
詹姆斯·高威長笛版
《晨曲》(Morning Mood) ,又譯作《晨景》,是挪威杰出的民族樂派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根據1875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詩劇《培爾·金特》(Peer Gyant)所作的配樂選編了兩套組曲。
“晨景”——原為詩劇第四幕第五場的前奏曲;主人公遠涉重洋,前往美洲販運黑奴,一時成了富商。這時,他來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個山洞前,他用獨白披露自己的內心活動。但這段音樂所描繪的并非是炎熱的沙漠,而更像北歐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面。樂曲具有牧歌風格,由單一的田園風味主題加以自由而精心的發展構成。
《晨曲》作為詩劇的第一樂章,像是一縷寧靜的陽光穿透心靈,極富表現力。朝陽、晨光、薄霧、河流配合著柔和的旋律,在弦樂上跳動,在管樂間流淌,展示著婉轉的黎明,表現著挪威詩人純凈的心。
倫敦交響樂隊版
這一樂章描寫培爾金特流浪到非洲,大自然的風光,晨曦初上的美麗景色。樂曲靜謐、安詳,具有牧歌的情調,早晨的主題主由長笛呈示出來的。太陽慢慢從東方升起,弦樂刻畫著時強時弱的陽光。木管在模仿著牧笛和鳥鳴聲。這是一首色鮮艷的風景音畫!
一首來自格里格的《晨曲》獻給大家。
樂曲背景
原曲出自于格里格為歌劇《培爾金特》所作的組曲。故事講述的是主人公重設遠洋來到北非販運黑奴的故事。
其實拋開這個頗有爭議的歌劇主題除外,這首《晨曲》在當時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曲子。因為在歌劇中,這首《晨曲》出現在主人公在摩洛哥的山洞前坦露心聲的時候演奏出來。然而這首《晨曲》卻和摩洛哥的沙漠景象絲毫沒有關系,反而倒是描繪了一幅北歐清晨的田園風光,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主人公在回憶自己在家鄉時的晨景。
樂曲賞析
樂曲一上來便用長笛和雙簧管描繪出一幅靜謐的初露晨光的北歐田園風光。隨后,中段樂隊的加入,好似鏡頭上揚來到了一幅更大的畫面當中,整個村莊和周圍的田地清晰可見。大提琴的吟唱,好似太陽被烏云遮住后奮力爬升,最終終于完全升了起來。樂曲末端則描繪了太陽完全升起后的靜謐與溫暖。
盡管大家早上起床都頗為不易,但是喝著香甜的咖啡或牛奶,站在窗邊欣賞著窗外的晨景,聆聽著這首《晨曲》,不失為一件愜意之事。當然了,別光顧著舒服,該上班上學也不要遲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