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北京天壇醫院國際部綜合內科主任醫師 崔培林
北京天壇醫院綜合內科 趙慧
1
血脂的概念與組成
血脂是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的總稱。
它不但是機體的重要能量來源,也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
循環中的脂類不溶于水,必須與載脂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運輸至組織進行代謝。
超速離心技術將不同密度的脂蛋白顆粒分離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其中CM和VLDL主要攜帶甘油三酯;LDL和HDL主要攜帶膽固醇,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LDL的作用是將膽固醇從肝臟運輸到全身組織,HDL則是將膽固醇從血管內運輸到肝臟進行代謝。
因此,我們常稱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壞的膽固醇。
2
血脂異常的病因
血脂異常可根據其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血脂異常通常認為與脂代謝相關基因缺陷和獲得性因素(包括高脂飲食、高熱量飲食、肥胖、增齡和不良生活習慣等)有關;
繼發性血脂異常通常與系統性疾病、某些藥物和雌激素缺乏等有關。這些原發或繼發因素干擾機體血脂代謝過程,打破血脂的生成與消耗平衡,從而引起血脂異常甚至是高脂血癥。因此,血脂異常絕非胖人的專利,老年、不良生活習慣、某些疾病都是誘發血脂異常的危險因素。
3
高脂血癥的危害及分型
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沉積在動脈血管壁內,使管壁粗糙、增厚、變硬,管腔狹窄,進而影響臟器的灌注。
而過多的甘油三酯則是膽固醇的“幫兇”,可通過增加血液黏稠度、改變血液流變學,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另外,顯著增高的甘油三酯水平還可能引起胰腺炎。
4
高脂血癥的診斷
高脂血癥起病十分隱匿,患者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晚期則因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等并發癥才被人們所發現。
(1)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
(2)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多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者;
(3)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
(4)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1)年齡20-40歲者至少每5年檢測血脂1次,包括TC、TG、HDL-C及LDL-C;
(2)年齡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每年檢測血脂1次;
(3)ASCVD患者及高危人群,每3-6個月檢測血脂1次;
(4)因ASCVD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小時內檢測血脂。
5
高脂血癥的治療
(1)羥甲基戊酰輔酶A(HMA-CoA)還原酶抑制劑,即他汀類;
3、其他非藥物治療:對于難治性高膽固醇血癥者或對調脂藥物過敏者,可進行血液凈化治療;對高脂血癥并有重度肥胖者,可進行回腸末端部分切除、門-腔靜脈分流吻合術、胃成形術等。
— 提供一對一專業健康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