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當好角色
——與泰州市姜堰區社會福利院老人的講座提綱
(2022年6月16日)
李德珊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泰州市陽光心理服務中心專職心理師
興化市謙謙心理咨詢工作室創辦人
一、心理健康有利于長壽
1.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只是單純的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都處于較完美的狀態。
2.健康的心理活動是一種處于動態平衡的心理活動。
3.通俗地說,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除了軀體疾病外,應該吃得下、睡得著、行得正、拎得清、想得開。
趙樸初《寬心謠》
4.想得開:凡事用積極的心態。
埃利斯ABC理論
二、當好角色是終生課題
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它是對特定地位的個體行為的期待,是社會群體得以形成的基礎。
1.人的一生有多重角色
兒女、孫輩、兄弟姐妹、學生、同事(領導、部下)、丈夫(妻子)、戰友、朋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等。
2.角色失敗一般由心理問題引起又會產生新的心理問題
角色失敗是角色扮演過程中嚴重的失調現象。
夫妻離婚、父子反目、朋友絕交、學生退學、工作解聘,等等。
2.當好角色是必備的生存能力
《周易》:時、位、度。
周易的“位”就是社會心理學的“角色”。
3.及時轉換角色有益于健康長壽
①適應角色轉換是一種智慧。
角色固化
②進駐養老院的人是一種平等關系(相互包容尊重)。
人是社會性動物,集體生活是一把雙刃劍。
據調查,獨居老人比群居老人平均壽命要短5-10年。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
北京譚柘寺楹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③養老院工作人員既是服務者又是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