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說氣血足的女人到了50歲都還很年輕,這話可一點兒也不假。很多人奔五都是一臉皺紋、皮膚暗黃、精神不佳,但我有個朋友,今年49歲了,看起來還特別年輕特別有活力,不僅皺紋看不見幾條,而且氣色很紅潤,肌膚可以用發光來形容!整體狀態甚至比我身邊那些天天熬夜的年輕小姑娘看起來都好,不知道的根本想不到她兒子都上大學了!好幾次出去吃飯她都被別人誤認為才30多歲!這世上應該沒有哪個女人不追求年輕漂亮,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問了她好幾次到底是怎么做到“逆齡生長”的,終于在前段時間,她揭曉了秘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找對方法補足氣血!
說到補氣血,小伙伴們應該都不陌生,相信不少人家里都備著些能夠補益氣血的紅棗、桂圓......而且很多明星也都在補氣血,比如“娘娘”孫儷拍戲都在喝桑葚水果茶,伊能靜產后為了補氣血經常喝六味補氣水......
補氣血這件事這么受重視,但您真的知道為什么補氣血那么重要嗎?氣血是什么?氣血不足的危害又是什么呢?不了解的小伙伴不用急,我們這就先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在中醫里,氣和血是生命的根本,如果氣血的運動停止了,那么生命也就終止了,《素問·調經論》中強調:“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由此可見氣血對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氣血足的人不用多說肯定是健康又年輕的,那么氣血不足的人會怎么樣呢?首先,氣血不足最明顯的問題會出現肌膚毛發指甲這些外在表現上。因為氣推動著人體的生長發育,而血又負責濡養皮肉筋骨,氣血不足就相當于不給肌膚毛發指甲吃飽飯,于是肌膚就會變得暗沉無光、容易長皺紋;頭發會變得脆弱易脫落;指甲也會看起來發白無血色。當氣血不足影響到肺時,就會出現衛氣不固的問題,也就是抵抗力降低,從而導致容易感冒、神疲乏力等問題。當氣血不足影響到心,導致心血不足、心失所養時,失眠、心悸等問題就會找上門來。當氣血不足影響到肝,令肝血虧虛,就會出現手足麻木、冰涼、眼睛干澀、看東西模糊等問題。當氣血不足影響到脾胃,脾胃沒有運行的動力,自然就會食欲不佳,而脾又為氣血生化之源,不好好吃飯氣血則更加虧虛,如此一來形成惡性循環。當氣血不足影響到腎這個先天之本,就會導致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問題。特別是女性朋友,每月例假、懷孕、生產以及哺乳,都是非常消耗氣血的事情,因此氣血不足在女性群體中非常常見,俗話說“十個女人九個氣血虛”,這種說法不過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補氣血了!
看到這里,很多小伙伴們可能會很好奇?氣血虛怎么還分“陰血虛”和“陽血虛”?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吧!
很多人認為,補氣血就是吃點益氣養血的食物或者藥物就可以了,比說紅棗、桂圓、當歸,或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四物湯”“八珍湯”,但是,經常有小伙伴說一補氣血就上火,還有的小伙伴說自己補來補去一點用都沒有,這又是咋回事兒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分清自己是“陰血虛”還是“陽血虛”!中醫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屬性,就像天與地,日與月,水與火,當然,氣血也分陰陽,氣為陽血為陰,氣虛偏重的氣血虛為“陽血虛”;血虛偏重的氣血虛為“陰血虛”。不管是陽血虛還是陰血虛都屬于氣血虛,氣血虛(陽血虛或陰血虛)通常都會有以下癥狀:那么,究竟怎么區分陽血虛和陰血虛呢?別急,接著往下看您就知道啦!陽血虛其實就是氣血虛偏重于氣虛,中醫認為“氣為陽”,氣是身體運行的動力,有溫煦、推動、防御、固攝等陽性作用;當氣血不足偏重于氣不足、陽偏衰時,就會產生諸多寒證,面色也會變得蒼白,同時出現怕冷、四肢不溫等癥狀,這時就要以補氣為主,結合補血,俗稱補陽血。陰血虛的主要表現除了上述共同的幾點外,通常還會伴隨以下癥狀:陰血虛其實就是氣血虛偏重于血虛,中醫認為“血為陰”,血是物質基礎,血有濡養、化神等陰性作用;當氣血不足偏重于血不足、陰偏衰時,就會導致陰不制陽,引發各種陰虛上火的癥狀;此時要以滋陰養血為主,結合補氣,也叫補陰血。為了方便小伙伴們分清自己是“陰血虛”還是“陽血虛”,我們給大家做了個對比圖表:看到這兒小伙伴們最關心的肯定是如何補陽血?如何補陰血?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究竟該怎么區別進補!
陽血虛的小伙伴,可以試試“黃芪當歸紅棗茶”。
材料:黃芪9克、當歸3克、桂圓3個、紅棗3枚、枸杞3克、百合6克做法:將紅棗洗凈去核剪碎,桂圓去殼去核剪碎,然后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養生壺中加500毫升清水浸泡30分鐘,再加熱煎煮15分鐘即可。黃芪補氣升陽;當歸補血活血;桂圓補益心脾還能養血;紅棗養血益氣;枸杞滋補肝腎;搭配百合滋陰潤燥,還可以讓喝起來茶方補而不燥,更加平和。
材料:桑葚12克、熟地黃9克、玫瑰3朵、陳皮3克、甘草3克做法:將上述材料清洗干凈表面灰塵,然后加500毫升清水浸泡30分鐘,再加熱煎煮20分鐘。桑葚滋陰、潤燥、補血;熟地黃滋陰補血;玫瑰行氣和血;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搭配陳皮理氣燥濕,同時可以避免茶方喝起來太過滋膩。
看到這兒,有的小伙伴可能會問:“我感覺自己兩種癥狀都有該怎么辦呀?”這種情況雖然不多見,但是也是會出現的,因為“氣血本是同根同源”,陽血虛時間久了會傷陰,陰血虛久了會損陽。這就像一輛小汽車的汽油和火花塞,氣是“火花塞”,血是“汽油”,如果火花塞沒配置好,汽油加的再滿也無法啟動汽車,如果汽油不足,火花塞選的再好車子照樣無法順利行駛。陽血、陰血都虛的小伙伴想要補氣血,可以早晚補陰血,中午補陽血。早上選擇四物顆粒或者桑葚顆粒(膏),中午選擇當歸補血丸或八珍丸(顆粒),晚上選擇養血安神片。這樣一來,陰血陽血都能補足,而且從時間上也順應了陰陽的變化,事半功倍!在補氣血這件事上,還有兩種體質的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脾胃虛弱”和“痰濕體質”的人群。“脾胃虛弱”的人群補氣血大多都會遇見“虛不受補”或者“補不進去”等問題,所以需要先調理好脾胃再來補氣血,補氣血前可以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先吃1-3周參苓健脾胃顆粒,脾胃養好再來補氣血,才能更好的吸收。“痰濕體質“的人群如果不祛痰除濕,直接補氣血,會因為補氣血藥材或食物的滋膩之性,引的火上澆油,很容易加重痰濕的問題甚至是上火,所以補氣血之前應該先祛除痰濕,可以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先吃1-3周“祛濕顆粒”再來補氣血,這樣就不容易上火。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弱和痰濕體質的小伙伴補氣血需要循序漸進,前期的用量要少一些,等身體適應了再加量。今天關于補氣血的話題咱們就先聊到這里,小伙伴們還有別的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探討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