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梔子不如養梔子
夏日里的梔子和寒冬里的臘梅,這兩種花,每次臺長遇見人家一捆一捆在路邊邊賣的時候,都會花錢帶一捆回家。
那時候覺得,花上幾塊錢、十來塊錢,清新的花香就可以讓家里每個人接下來幾天都滿滿活力,美麗心情。
自從開啟了“種在陽臺上”,臺長是“能種絕不買,能分享絕不花錢”的模式,歸野不用錢解決的規則,讓臺長覺得很愉悅。
本文,咱們就來說一說自家栽種的盆栽梔子。
重點是:養,養好,養得葉色濃綠光亮,養得花開飽滿枝頭。
梔子盆栽栽培要領
【環境要求】
梔子原產我國的南方,喜溫暖濕潤的半蔭環境,稍耐寒,通常情況下能耐0℃左右的低溫。
梔子花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耐半陰,怕積水。
不耐凍,在東北、華北、西北只能作溫室盆栽花卉。
梔子花盆景在生長期可放在通風良好、無直射陽光處養護。
【選品要求】
關于選品,是針對盆栽梔子高級玩家的。
額,臺長默認喜歡養梔子的臺友們都有成為高級玩家的意愿和實力,所以,當咱們在選擇梔子品種的時候,就是沖著造型盆景去的。
梔子花的品種很多,適合制作盆景的是葉片細小而稠密的小葉梔子以及葉片更為細小的雀舌梔子。
此外還有一種斑葉梔子,葉片上有黃白色斑紋,為梔子中的名貴品種,也很適合制作盆景。
【選盆要求】
根據梔子盆景造型的特點可選用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盆。
盆的色彩宜深些,可與花色形成對比。
【土壤配置】
盆景中盆土可用山泥5份、腐葉土或草炭2份、河沙或砂土1份,充分腐熟的餅肥、家禽糞等1份,苔屑1份混合拌勻。
【上盆與翻盆】
上盆
梔子花在3~10月均可上盆移植,以3~4月為最佳上盆時間。
上盆移植時最好帶些宿土,裸根移植應及時將其根部浸泡在水中,每天換水1次,1周后上盆栽植,能提高移栽上盆成活率。
剛上盆的梔子花應放在陽光直射的通風、濕潤處養護7~10天,然后移至半陰半陽處養護2~3周,再逐漸移到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
夏季應用遮陽網、竹簾等遮陽,避免強烈陽光直射;冬季,在南方可于室外背風處越冬,北方應置于5℃以上的室內或溫棚內越冬,注意保持通風、光照。
翻盆
每隔1~3年,翻盆換土1次。
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換去1/2的舊土,剪去枯根、爛根及過長根,加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新培養土,并在盆底放上小塊豬、羊蹄片用作底肥,澆透水,放在陰涼通風處。
等7~10天植株恢復長勢后再移到光線充足處養護。
【施肥技巧】
以“薄肥勤施”為原則。
開花前,葉面噴灑1~2次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生長期每月澆施2~3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溶液。
冬季不施肥。
切忌施濃肥和未經發酵腐熟的“生肥”。
【澆水方法】
梔子花生長期要保持盆土見干見濕,切忌盆內積水。
平時應不定期地向葉面噴水,特別是夏季、初秋高溫干燥時期。
冬季適當少澆水,根據盆土情況,每周澆清水1~2次,忌用堿性水。
梔子盆栽繁殖培育
梔子花多采用扦插法和壓條法進行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播種法繁殖,但很少采用。
扦插
可分為春插和秋插。
春插于2月中下旬進行;秋插于9月下旬~10月下旬進行。
插穗選攝2~3年的枝條,截成10~12厘米的段子,留頂上兩片葉子,各剪去一半。
然后斜插入插床中,土面上只留一節,注意遮蔭和保持一定濕度。
一般1個月可生根,1年后移植。
壓條
可在4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節進行。
選三年生母株上一年生健壯枝條,將其拉到地面,刻傷枝條上的入土部位。
如能在刻傷部位蘸上200毫克粉劑案乙酸,再蓋上土壓實,則更容易生根。
一般個把月生根后即可與母株分離,到第二年春再帶土移栽。
梔子盆栽造型修剪
【造型設計】
在南方制作梔子盆景可選取生長多年株形矮小、虬曲多姿的老樁,經地栽或瓦盆養坯后,根據樹樁的不同形狀,加工制成懸崖式、臨水式、直干式、斜干式、雙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
枝葉多采用瀟灑的自然式,只作修剪和適當牽拉,不必蟠扎成云片狀。
由于北方不易找到較為蒼老的梔子樁,可用2~3年生的植株經修剪后,數株合栽制成叢林式盆景。
【修剪整形】
每年秋末冬初或早春萌芽前進行第1次整形修剪。
剪除病蟲枝、過密枝及影響觀賞和造型的枝條。
生長期適時摘心、摘葉、抹芽,促進花芽分化和保持造型。
回到咱們本文的關鍵問題,如何使梔子花的葉片濃綠光亮。
咱們陽臺上栽培的梔子花盆景中,土壤中缺鐵、偏堿會使葉片發黃,無光澤。
所以咱們選擇在梔子花的生長期,澆水、施肥過程中可加入適量的黑礬,以增加土壤中鐵的含量,使葉色濃綠光亮。
成功栽種梔子花,從臺友點擊收藏這一篇詳細的栽培技巧開始。
栽培之后細心觀察,才能發現植株生長的奧妙,才不負一番勞苦與付出。
如果在栽種梔子花過程中遇到啥問題,老辦法,來找臺長吧,哇哈哈哈……
臺友若能找來,就是一種信任。
臺長肩負信任前行,必不辜負!
種在陽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