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當歸四逆湯臨床

                                               當歸四逆湯臨床

江 超  于泳芬  潘燕麗(威海市中醫院  山東威海  264200)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085 (2010)04-0075-03    
【摘要】  筆者運用當歸四逆湯治療屬血虛、陽氣不足、寒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的多種皮膚病,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關鍵詞】  當歸四逆湯  皮膚病  溫經散寒  養血通脈
        當歸四逆湯的組成: 當歸三兩(12g),桂枝三兩,去皮(9g),細辛三兩(3g),芍藥三兩(9g),甘草二兩,炙(6g),通草二兩(6g),大棗二十五枚,擘(8枚)。
        本方所治的手足厥寒,既不同于陽虛陰盛的寒厥,又不同于熱邪郁遏的熱厥。是由于營血不足,寒凝經脈所致。雖也叫“陰厥”,但與四逆湯所治的陰厥四逆大有區別。本方所治之證,是陽氣不能溫暖四肢而致手由指到肘,足由趾到膝都冷,同時還見到陽虛血弱脈細欲絕。所以既需要溫散寒邪,還要補血通脈。因為肝為藏血之臟,病入厥陰,久之未有不傷血分者。少陰重在存陽,四逆故用姜附;厥陰重在養血,四逆故用歸芍;四逆湯藥少力專,回陽宜急;本方藥多義廣,善能溫通血脈。因此,本方既有桂枝、細辛散表里的寒邪、溫通經脈,又有當歸、芍藥的補血養營,再加上甘草、大棗的溫養脾氣,通草通利血脈關節,于是手足溫和,脈也復常。附子、干姜本來也是治療陰厥的主藥,但辛熱助陽太甚,陰血反會被消灼,本證雖是陽虛但又陰弱,所以不能使用這兩味藥。
        許宏說:“陰血內虛,則不能榮于脈,陽氣外虛,則不能溫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也。故用當歸為君以補血,以芍藥為臣輔之而養陽氣,以桂枝、細辛之辛以散寒溫氣為佐,以大棗、甘草之甘為使,而蓋其中補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脈道與厥也。”
        陳亮斯說:“四逆之名多矣,此當歸四逆湯,固不如四逆湯及通脈之熱,亦不若四逆散之涼,蓋四逆之故不同,有因寒而逆,有因熱而逆,此則因風寒中于血脈而逆,當歸四逆所由立也。風寒入于血脈,則已人營氣之中,陰陽雖欲相順接而不可得,邪澀于經,營氣不流,非通其血脈不可,當歸辛溫血中氣藥,能散內寒而和血,故以為君。然欲通血脈,必先散血中之邪,桂枝散厥陰血分之風者也,細辛泄厥陰血分之寒者也,故以二物為輔。芍藥、大棗、甘草,調和營衛者也,未有營不與衛和脈能通者,桂枝湯治衛不與營和諧,此方治營不與衛和諧,而大棗之用多于桂枝湯一倍有奇,以大棗能助經脈,和陰陽而調營衛也。且邪并肝經,木盛則侮土,甘草大棗之用,倘兼有厚脾土而御侮之意耶!通草者,《本經》稱其通利九竅血脈關節,蓋邪氣阻塞于血分,以通草之入血分而破阻塞者治之,即眾藥亦借通草之力而無不通矣,制方之神奇有如是哉!”
        唐容川說:“此因脈細,知其寒在血分,不在氣分,故不用姜、附,而但桂、辛以溫血也。”
        理解掌握了仲景立方之意,牢牢把握血虛寒凝的主要病機,臨證便能靈活運用當歸四逆湯,做到得心應手。由于寒邪凝滯部位不同,可見不同的癥狀,若寒滯經絡,留著關節,則四肢關節疼痛,或身痛腰痛,或指(趾)尖、鼻尖、耳朵邊青紫;若寒凝胞宮,則月經衍期,血少色暗,痛經等;如寒凝腹中,則脘腹冷痛等。癥狀雖異,病機則一。因此,只要符合血虛寒凝的病因病機,皆可投用此方。臨床運用常以身寒肢冷,少氣懶言,口不渴,便不秘,舌淡嫩,脈沉細等為辨證要點。因為缺血,局部除寒冷外,還有疼痛、皮膚顏色異常等相應改變。疼痛往往很劇烈,并常因寒冷而加重或誘發。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該方具有鎮痛、抗炎、改善微循環等作用,與當歸四逆湯的傳統功效吻合。因此,該方被廣泛用于治療寒證、痛證等疾病。筆者運用本方治療屬血虛、陽氣不足、寒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的多種皮膚病,收效較為滿意, 現介紹如下:
        1雷諾氏病  戚某,女,28歲,于2004年11月就診。主訴:雙手麻木、刺痛、發涼3年。患者于3年前始雙手每于受寒冷刺激而發病,冬季及經期尤著,發病時雙手十指呈蒼白色,數分鐘后變為紫紺色,最后充血而發紅和腫脹,在發生蒼白或紫紺時,自覺麻木、刺痛、發涼,遇寒加重,得溫癥減。舌淡,苔白,脈沉細。另外,患者經期延遲,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經期伴有小腹疼痛。曾在多家市級醫院檢查確診為“雷諾氏病”,經服中西藥物治療無效,遂來我院求治。辨證為血虛寒凝證,治以溫經散寒、通絡止痛。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18g,雞血藤18g,桂枝、桃仁各12g,白芍15g,細辛、通草、甘草各6g,紅花9g,桑枝24g,姜黃6g,大棗5枚,水煎服。服藥四十余天,諸癥盡消而愈,隨訪2年未再復發。
        按:雷諾氏病系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多見于青年女性。常因寒冷或情緒激動后肢端皮膚顏色出現間歇性蒼白、紫紺和潮紅的改變。該病好發于手指,其次是足趾,偶有累及面頰和鼻尖。發作時局部發冷,并有針刺樣疼痛和麻木。相當于中醫“血痹”范疇。本例病人由于血虛寒凝,氣血被遏,以致雙上肢肢端蒼白、青紫,疼痛、麻木,符合本文“手足厥寒”之癥,于冬日發病,遇寒加重,得溫癥減,其病因病機顯然符合當歸四逆湯證,故投之即效。原方中加雞血藤、桑枝、姜黃、桃仁、紅花等藥更助其祛寒化瘀、通絡止痛之效。
        2凍瘡  柳某,女,21歲,2003年12月就診。主訴:雙手發生水腫性紫斑,疼痛腫脹,受熱后瘙癢5年,加重1周。患者自訴自5年前始每于入冬前后雙手即發生水腫性紫斑,疼痛、腫脹,受熱后瘙癢,1周前病情復發。服西藥療效欠佳,故來我科就診。檢查:雙手腫脹,皮色紫黯,觸之疼痛,無潰瘍。舌淡,苔白,脈沉細。辨為寒傷厥陰,血脈受阻。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10g,白芍20g,桂枝12g,細辛6g,木通12g,炙甘草10g,大棗10g,黃芪30g,丹參20g,紅花6g,地龍10g。水煎服。用藥1周后病愈,隨訪2年未再復發。
        按:凍瘡是由寒冷引起的一種局限性郁血性皮膚病,又稱“瘃凍”、“凍風”、“寒瘃”。本病多見兒童、婦女及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經常在寒冷環境工作的人員也容易患本病。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啟玄》中說:“凍瘡,先痛后腫,遇暖發燒,破流膿血。多起于貧賤卑下之人,受其寒冷,致令面目耳手足初痛次腫,破出膿血,遇暖則發燒。亦有元氣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內服補中益氣之劑,外用附子末,楝樹子肉搗搽之妙。”將凍瘡之好發部位、臨床表現都描述得較為貼切,其治法在現今也有指導意義。凍瘡的病因病機,是因素體氣血虛弱,寒冷外襲,不勝其寒,寒凝肌膚,經絡阻塞,氣血凝滯而成。本病輕者其傷淺,僅為皮膚絡脈氣血凝滯,成腫為斑。重者其傷深,肌肉脈絡氣血凝滯不通,復感邪毒,寒極化熱,熱盛肉腐而潰。本病初起以寒凝血瘀證為主,故用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使陽氣得以輸至四肢,則寒證自散。正如陸淵雷所云:“凍瘡多在手足,其原因無非外寒凝血,治以當歸四逆湯,誠心安理得哉”。本例治療用當歸四逆湯內服,另加黃芪、丹參、紅花、地龍以增強養血活血通脈之功,自然收效滿意。
        3蕁麻疹  王某,男,29歲,2003年12月10日就診。自述近3年來每到寒冷季節遇冷風、冷空氣、冷水刺激時,四肢即發生風團,瘙癢難忍,遇熱可緩解。經多方治療無效,故來我院就診。診見顏面、手足皮膚顏色略黯,觸之覺涼,無風團可見。舌淡,苔白,脈沉細。診為蕁麻疹,屬血虛寒凝證。治以溫經散寒,養血通脈。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15g,桂枝15g,白芍15g,通草8g,細辛5g,炙甘草10g,大棗10g,白鮮皮15g,全蝎6g,紅花6g。水煎服,每日1劑,溫分3次服。服藥1月而愈,隨訪1年未見復發。
        按: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多由過敏引起的皮膚病,以皮膚發生風團,伴有劇烈瘙癢為主要表現。中醫學稱該病為“癮疹”、“風疹塊”等。《諸病源候論》把癮疹進一步分為赤疹、白疹。在風瘰候中說:“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于肌肉與熱氣并則生瘰。狀如麻豆,甚則漸大,搔之成瘡。”該書不僅提出瘰之名,而且認為本病之病因是陽氣外虛,外風入于腠理,與氣血相搏的結果。本病病因比較復雜,病機變化也多。但總因稟賦不耐,又食魚蝦等腥葷動風之物。或腠理不密,衛外失固,復感風熱或風寒之邪。或飲食失節,脾胃失和,濕熱內生,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皮膚腠理而發。或平素體虛或久病耗傷,氣血兩虛,風邪乘虛而入。本例蕁麻疹以寒冷刺激為誘因,并有明顯的厥逆現象,為素體陽虛,陽氣不達四末,寒邪凝滯的厥逆證。故用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加紅花、全蝎以助活血通脈之功,另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加白鮮皮、全蝎熄風止癢。
        4寒冷性多形紅斑  王某,女,42歲,2004年12月就診。主訴:手足發生暗紅色斑疹、水皰、癢痛5天。 患者于5天前因受寒而于手足發生暗紅色斑疹,上有水皰,時覺癢痛,無發熱等不適。檢查:手足欠溫,掌跖及手背足背對稱性散見米粒至黃豆粒大之暗紅色斑疹,中央有水皰,呈典型的虹膜狀外觀。舌質暗紅,苔白,脈沉遲。辨為寒凝血瘀證。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15g,白芍10g,桂枝15g,干姜5g,細辛3g,黃芪20g,炙甘草10g,大棗10g,丹參10g,紅花10g。水煎服,每日1劑,溫分3次服。服藥十天而愈,隨訪1年未見復發。
        按:多形紅斑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以紅斑為主,兼有丘疹、水皰等多形性損害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中醫學屬“貓眼瘡”、“雁瘡”等范疇。中醫文獻早有記載,《諸病源候論·雁瘡候》中說:“雁瘡者,其狀生于體上,如濕癬疬瘍,多著四肢,乃遍身,其瘡大而熱,疼痛。得此瘡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來時則發,雁去時便瘥。”本病多見于青壯年,女性多于男性,常見于冬春兩季。冬季因寒冷刺激而引起者,稱之為寒冷性多形紅斑。寒冷性多形紅斑的誘發因素與陽氣虛損,肌表失去溫煦濡養和外寒侵襲有明顯關系。故用當歸四逆湯加減以溫陽散寒,活血化瘀。方用當歸、白芍補血養血以行血;桂枝、干姜、細辛溫陽散寒而除內外之寒;黃芪、甘草、大棗補中益氣以生血;又加丹參、紅花通經脈,使陰血充,客寒除,陽氣振,經脈通,手足溫而脈亦復。
參 考 文 獻
[1]譚新華等主編.中醫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溫經散寒劑之當歸四逆湯
通脈當歸四逆湯治療手腳冰涼心得
當歸四逆湯、通脈當歸四逆湯治療手腳冰涼
當歸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當歸四逆湯加減運用醫案 | 道醫網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當歸四逆湯
精研經方當歸四逆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镇宁| 南漳县| 信丰县| 介休市| 班戈县| 伊宁市| 临泉县| 宝坻区| 桓台县| 确山县| 黎平县| 个旧市| 五家渠市| 固安县| 灵璧县| 绍兴市| 瑞昌市| 阜南县| 高平市| 元朗区| 陇西县| 马关县| 项城市| 鄢陵县| 长岛县| 旌德县| 酉阳| 新乐市| 乌恰县| 称多县| 西藏| 白银市| 类乌齐县| 南川市| 河池市| 宁安市| 时尚| 宝兴县| 丹江口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