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習第一天
一、經絡:經脈和絡脈的統(tǒng)稱,是人體運行氣血、聯(lián)絡臟腑、溝通內
外、貫串上下的通路,包括經脈和絡脈。
二、經絡系統(tǒng):
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
1、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guī)律:
手足三陽經:陽少太。手三陰經:太厥少。
足三陰經:厥太少(內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內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經脈循行走向: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3、十二經脈交接規(guī)律:相表里的陰經與陽經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陽經與陽經在頭面部交接;相互銜接的陰經與陰經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陰陽經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交接于食指端(商陽)
②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交接于足大趾內端(隱白)
③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交接于小指端(少沖、少澤)
④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交接于小趾端(至陰)
⑤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接于無名指端(關沖)
⑥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陽經在頭面部交接:
①手足陽明經交接于鼻旁(迎香)
②手足太陽經交接于目內眥(睛明)
③手足少陽經交接于目外眥(瞳子髎)
⑶相互銜接的陰經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陰脾經與手少陰心經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陰腎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陰肝經與手太陰肺經交接于肺中
4、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huán)流注順序: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交膽肝續(xù)。
5、奇經八脈:督脈:陽脈之海
任脈:陰脈之海
沖脈:十二經之海;血海
帶脈:約束縱行軀干的諸條經脈
陰維脈:調節(jié)六陰經經氣
陽維脈:調節(jié)六陽經經氣
陰陽蹺脈:調節(jié)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
6、十五絡脈:十二經脈、任督二脈、脾之大絡。加強表里兩經的外部聯(lián)系,補充十二經脈循行之不足。
①任脈的別絡名鳩尾,從鳩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溝通腹部經氣。
②督脈的別絡名長強,從長強分出,經背部向上散布于頭部,左右別走足太陽經。溝通背部經氣。
③脾之大絡名大包,從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脅部。溝通全身經氣。
7、十二經別:十二經別從肘膝關節(jié)附近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干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lián)系(入);再淺出于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于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于其體表的陽經經脈(合)
8、十二經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jié)、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行于體表,不入內臟。
主要作用:約束骨骼、屈伸關節(jié)、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
三、經絡的作用
⑴聯(lián)系臟腑、溝通內外
⑵運行氣血、營養(yǎng)全身
⑶抗御病邪、保衛(wèi)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