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做空輝山事情輿論已息,這里共享下沽空報告,是因文中所述是上市公司非常典型的財務造假路徑,供參考學習。
1、財務造假的核心目的是虛增利潤,常常伴隨的是高于同行業(yè)的毛利率。輝山宣乘自己生產(chǎn)上游原材料,也就是苜宿草,進而降低飼養(yǎng)奶牛的成本,故而有明顯高于同行的毛利率。
而渾水認為,奶牛養(yǎng)殖行業(yè)內,所有同行的苜宿草均為進口,經(jīng)過對輝山苜宿草種植基地和對原材料供應商的調查,大量證據(jù)表明輝山的苜宿草也是從黑龍江和美國等第三方進口,故而認定其財務造假虛增利潤。
進口苜宿草2500元/噸,和輝山自種的苜宿草400-500元/噸的價格相差極大,這部分價差便是輝山超高毛利的來源。
2、利潤的結果是資產(chǎn),虛增利潤必定帶來虛增資產(chǎn)。過往很多造假公司會虛增賬上的貨幣資金,但隱蔽性較差,所以現(xiàn)在很多公司往往在經(jīng)營資產(chǎn)上動手腳。
渾水認為,輝山夸大其在養(yǎng)牛場的資本開支,虛增資產(chǎn)9-16億。經(jīng)過行業(yè)專家的測算、輝山公司內部人員的調查以及同行業(yè)的比較,認為輝山的奶牛場建設并非是什么高大上的設備和建筑標準,但輝山一個3000頭的奶牛場卻要花費9000萬,是行業(yè)同類型奶牛場建造成本的兩倍。渾水認定公司通過虛增資本開支,來隱藏利潤造假。
3、對于一個帶病IPO的企業(yè),其老板深知世上沒有永遠的謊言,尤其是財務謊言,所以僥幸上市后,勢必要洗白自己。而這時老板通常會做兩件事:
一是逐漸返璞歸真,通過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虛增的利潤和資產(chǎn)降下來。輝山最大的問題在宣稱苜宿草來源為自產(chǎn),而公司上市后通過逐年降低公司苜宿草產(chǎn)量且提高苜宿草的生產(chǎn)成本,來逐漸平滑IPO起虛增的謊言和利潤。這也是為啥很多A股上市公司,自上市當年起利潤便不再高增長,前三年還勉強能看,后面便一瀉千里。
二是謀私利,既然好不容易冒著造假欺騙等法律和道德上的風險,把公司搞上市了,當然要抓緊時間享受勞動成果。一方面通過關聯(lián)交易向大股東輸送利益(輝山的做法是將下屬四個牛肉廠低價轉讓給老板控制的企業(yè)下),另一方面公司實際沒利潤,但公司卻要經(jīng)營,還得向大股東輸利,所以公司勢必要不斷融資,銀行貸款、二級圈錢。其過程本質是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而讓小股東和銀行填坑。
4、所以渾水斷定,公司通過關聯(lián)交易向大股東輸送利益1.5億;且公司一方面面臨巨額償債壓力,一方面面臨大股東股權質押被平倉的風險。
渾水的報告思路是一個造假公司非常典型的路徑,這里面還有幾點常見的財務造假跡象,比如:
公司賬面現(xiàn)金流良好,但卻以高利率進行大量短期借款,且賬面上有大量預付款項,這基本是偽造現(xiàn)金流的表現(xiàn)。
$上證指數(shù)(SH000001)$ $伊利股份(SH600887)$ $吉艾科技(SZ3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