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我報名參加了《洪湖市教師行動網》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半年多來,作為2700多師生中主管教學的領導,盡管學校事務繁忙,妻子患重病住院治療,但絲毫降低不了我學習的激情與熱情,我堅持克服年齡大、事務忙的困難,擠時間刻苦學習。
洪湖市教師行動網中小學科學班只有28名學員,我們在班主任葉濤山和輔導老師杜丹的指導下,自覺在遠程培訓平臺上網學習指定的課程、發帖回帖、作業作答、考試、寫學習心得。我們廢寢忘食、不分晝夜地迷戀上了網上學習,交流互動,不亦樂乎,吮吸科學營養為教學服務,為小學科學課堂插上靈動的翅膀。
《洪湖市教師行動網》上,小學科學課堂學習專題--如何做好課堂評價;光榮的人民教師——全國師德論壇實錄;小學科學《地球與宇宙》教育有效性研究;等等。一場場精彩紛呈的科學實驗探究課,一個個精妙絕倫的學生實驗匯報,一件件探索科學的美妙課件,一位位科學明星老師的閃亮登場,他們用獨特的教學藝術給我們呈現了一節節美輪美奐的課堂,我不自覺地已經陶醉在他們教學藝術的旋律之中。科學課堂已經把我帶進了一個科學的世界,一個無限探究的空間,它讓我始終徜徉在科學的海洋里。
在《洪湖市教師行動網》上,我們還觀摩了科學課堂教學和部分課題的研究課;聆聽了關于科學課堂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術報告;學習了十二五科學報告,更有專家的課堂點評及一節科學好課的形成。語言既生動有趣又耐人尋味,引領我們朝著課堂教學所蘊涵的新教育理念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我如癡如醉,感受很多,受益匪淺。現將體會寫出,與大家共享。
感受一、教師將學習成果用于教學,激發孩子們探究欲望,大膽猜想,科學實驗。
小學科學與小學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別在于,它包含著一種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探究,而《科學課程標準》,敦促教師根據孩子們天生的、人類共有的好奇心構建課程、教學和評估的模式,小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是一個構建科學概念的過程,是一個對初始概念不斷修正、完善甚至否定的過程。因此,學會經歷科學探究將是每一個進入新課程的科學教師的首要任務。
我在教《月相》一課時,模仿網上學習的方法,從指導孩子自己動手畫不同的月相入手,讓學生說出對月亮的了解,激起孩子對月亮深入探究的欲望,帶領孩子一步步進入探究月相的成因、月相變化的規律。而用高爾夫球模擬月球,更是一項創意,因為高爾夫球的表面布滿了凹面,非常像月球的漢興山,而且凹面反光力更強,對于月相的變化顯示更清晰。
感受二、激趣導入,根據孩子們年齡特點,有目的針對性的引領孩子進入科學的殿堂。
小學中年級學生,他們對自然事物已經具有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但是這些認識距科學概念還有一定的差距,有的還是錯誤的,我們的科學探究活動就是要幫助學生將這些感性認識轉化為科學概念。小學生的探究問題必須建立在自己的初始概念之上,因此,我們需要為學生的提問創設一個現實的情景,而不是虛幻的情景,這個情景以觀察實驗活動為宜,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從中發現科學的概念
感受三、分組合作、匯報探究、反思成長是科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課堂體現了新教育倡導的行動與反思,培養卓越口才,構筑理想課堂。科學課堂在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將人類的文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有機結合起來。
我在教學《光》時,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后匯報,光在液體、固體、氣體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就很有代表性。各小組踴躍發言,氣氛熱烈,爭先恐后匯報自己的試驗結果。在課堂上始終充滿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體現了一種高效課堂與個性性課堂的完美結合。
感受四、多媒體為小學科學課堂插上靈動的翅膀
進入到《洪湖市教師行動網》的學習后,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多媒體的輔助在科學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將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資源素材整合,可以變靜為動,將生硬的科學知識轉變成生動活潑的知識情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課堂氣氛。科學課堂中如果僅憑教師單純地講解,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有時很難講清楚,學生理解起來更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直觀,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易于學生理解掌握。
《洪湖市教師行動網》,我的良師益友。它必將激勵著我不斷自覺學習,努力工作,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新的教學中,為小學科學課堂插上靈動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