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在司法實務中,有很多熟人親朋之間的借款并沒有正式的借款合同,基于熟人之前的信任一般出借人也就是直接通過金融機構轉賬的方式提供,但是對這種沒有正式的借款合同,僅有轉賬憑證的借款,一旦借款人不守誠信不按時還款的,那么出借人能否向法院起訴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法律上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該法律條文本質上是對于證據欠缺的民間借貸案件中規定的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一、該法律條文應當適用于原告僅有轉賬憑證的情況下提起的民間借貸訴訟,如果能原告能夠提交書面借款合同的情況下,對借貸關系的存在進行舉證就不會困難。所以,原告能提供證據證明款項交付事實,卻無法提供借款合同甚至借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的情況下,則應當適用本條規定對案件事實進行認定。
二、該法律條文中被告的舉證責任。一般情況下原告提交的轉賬憑證的真實性無法否認,但被告可能不認可是本案的借貸關系產生,可能以轉賬系其他債務或償還之前的債務等為由否認原告提出的借款事實主張,被告的抗辯內容實際上是一個新的主張,原告雖然沒有借款合同作為直接證據,但出示了款項實際支付的相應證據,即應當認為原告對與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完成了初步舉證,被告既然否認轉賬系本案的借貸關系所產生的,則被告需要舉證證明。
三、該法律條文中原告的進一步舉證責任。原告初步舉證完成后,根據被告對抗辯內容的舉證情況而定,原告的進一步舉證分為兩種情況:1、被告雖然否認轉賬系本案的借款,但沒有實質性的抗辯,即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此時原告無需再進行進一步的舉證;2、被告有實質性的抗辯,提供了證據證明轉賬并非系本案的借款,而是雙方存在其他的債權債務關系的,則此時原告需要承擔進一步的舉證責任,即證明要對轉賬系雙方存在借貸關系的合意舉證。
實務案例:原告提供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有實質性的抗辯,原告未能進一步舉證,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起訴。
案情簡介
原告訴稱,原、被告系認識多年的朋友,2012年被告以資金困難為由向原告借款80000元。原告考慮到雙方朋友關系,同意向其出借資金,于2012年3月26日通過匯款方式向被告匯入80000元,雙方沒有寫借條、借據,沒有約定還款日期和利息。根據《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原告曾多次催促被告還款,但被告均未予以理睬。故起訴請求判令:1、被告支付原告借款人民幣8萬元及利息。被告辯稱,本案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借款事實,不能只憑匯款專用憑證上匯款用途原告自行手寫的“借貸”就確定為借款成立,且被告有證據證明在2012年2月6日曾向原告轉入80000元的事實。原告在2012年3月26日轉入被告賬戶的80000元,實際上是原告歸還被告在2012年2月6日轉入原告賬戶80000元的款項。綜合本案,既沒有借條,銀行流水也對不上,請法院依法駁回原告所有訴訟請求。
判決理由
法院認為,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匯款憑證及交易明細提起本案訴訟,主張原、被告之間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要求被告返還欠款80000元及支付利息,但原告未能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或者其他能夠足以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且現無證據證明原告在2012年3月26日匯款80000元給被告后至2016年8月25日發出《律師函》前,曾向被告主張過還款。雖然原告提交的匯款憑證中匯款用途一欄填寫了“借款”,但該匯款用途是原告單方面填寫上去的,未經被告確認,現被告抗辯不存在其向原告借款80000元的事實,并舉證證明其于2012年2月6日曾轉賬80000元給原告。法院根據現有證據無法對原告主張的事實作出認定,故對原告的訴請,法院不予支持。
判決結果
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郭某松的訴訟請求。
律師點評:原告以于2012年3月26日通過匯款方式向被告匯入80000元的匯款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雙方雖沒有訂立書面的合同,但根據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原告已完成初步的舉證。但被告卻提供在2012年2月6日轉入原告賬戶80000元的款項的匯款憑證,并主張系原告曾向被告借款而歸還給被告的,從時間上來看也存在合理性。此時原告需要繼續舉證證明80000元的匯款是借款給被告的進一步證據,但本案中原告無法進行進一步的舉證,所以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假如本案中被告無法提供2012年2月6日轉賬給原告的匯款憑證的,被告未能形成有效抗辯的情況下,法院只能據此判決被告償還借款的另一種結果。
對此筆者總結,原告僅依據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是否可以勝訴,關鍵看被告的抗辯能否成立,如果不能成立的,法院一般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如果抗辯成立的,則原告需要進一步舉證雙方成立借貸關系,否則原告敗訴的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