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通”就是北宋“崇寧通寶”,宋徽宗御筆親書的瘦金體錢文,無論從字體到鑄工到數量,都堪稱是“中國第一”,所以民間有“中國古泉第一錢”之美稱。對“崇通”的版別認識很不足,過去只知道“大字”(難得一見,倒是小李手里有一枚“樣錢”,可惜不賣給我)、“木崇”、“長尾”、“白銅”、“背四決”、“背異花”等等。現在看了看書才發現,“崇通”的版式確實挺難的,主要還是從“纖細”、“進退”、“俯昂”、“狹闊”、“肥瘦”上說話,而這個對我來說就非常難了,本身對這幾個字的領會就不足,特別是“進退”、“俯昂”,總是搞不太清楚。
我的態度是,對搞不明白的先放放,從最容易搞明白的簡單版式學起。于是記錄下幾種比較好掌握一點的。
崇:“抽示”版。“示”字第二橫長且兩邊有頓筆。“寧”、“寶”二字狹長,通的中豎接近走之最低點。這是一個挺著名的版式。
寧:“短丁”版。“丁”字很短。
“勾寧”版。“丁”字明顯帶勾。
通:“立點通”版。顧名思義,“通”字一點有直立起來的樣子。
“異通”版。或者叫“工字通”版。“通”頭有點像倒“工”字。
“曳尾”通版。“通”尾由上到下運筆。這句我看不明白了,不知道說的啥意思,且存于此求教于人。
寶:“接緣”版。“寶”字的左足接邊郭。
“長短足”版。“寶”字的兩條足明顯長短不一,或者右足短,或者左足短。
前兩天從網上郵購買了七十一枚“崇通”,聽說都是“五常坑”(哈爾濱南部一個縣級市)的,回來一看,沒有一個上面所說的這種版式,再一個,坑口的顏色都不好,不過比“水坑”是強多了,至少帶著一層薄包漿吧,再一個,沒有一枚破裂翹的,價格又不貴,相當不錯了。
我現在收藏的“崇通”,品相完整的大約能有一百六十四枚了,如果再找來三十六枚,就可以裝滿一整冊,后面這三十六枚就得多加留心,至少以上說的這些大版式,得各找來一個。把這個作為我今后的“奮斗目標”吧。
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上午7時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