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6歲開始,自己的行為能力基本完善,越來越多的父母也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來鍛煉他們的獨立能力。
但是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必須制定一些規(guī)矩,不能讓孩子任由著性子胡來。
那么,我們該立哪些規(guī)矩?
6歲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識才剛剛萌芽,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東西是自己的,什么東西是別人的。
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可以拿著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訴他:一這一件是你的,這一件是爸爸的,這個是媽媽的。
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幫助孩子更好的區(qū)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
有些孩子喜歡采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首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確地告訴他:“以后不能這樣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是要挨批評的!”
然后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孩子自己玩耍的時候總喜歡亂扔玩具,很多媽媽覺得“孩子還小,也不懂收拾,幫他收反而更省事”。
其實6歲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東西,不妨就給他立下規(guī)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寫完作業(yè)要收拾書桌等等。
這樣的規(guī)則能讓孩子學會整潔的自身教養(yǎng),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現(xiàn)在許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許孩子在任何時候打斷自已講話,而且還會高興地回應孩子,這樣的態(tài)度容易讓孩子讓成不顧一切打擾別人的習慣。
爸爸媽媽要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幫他改正,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爸爸媽媽總是“孩子第一”,什么都讓著孩子先選先吃,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壞習慣,可以給孩子立下先來后到的規(guī)矩,并且時時遵守。
可以避免他養(yǎng)成自私的毛病,讓他懂得當別人先拿到東西的時候,必須學會等待,并形成一個平等的交往模式。
6歲左右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懂事理了,這時候爸爸媽媽要抓住機會,從小就教育他做了錯事要道歉。
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guī)矩。
6歲的孩子,已經(jīng)是各種意識的萌芽階段,是教育孩子遵守規(guī)則的最佳時期。
所以,各位爸媽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給孩子制定一些規(guī)矩,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我是嘟嘟媽,在育兒方面有豐富的經(jīng)驗!如何教育孩子?或者你有教育問題和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