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站,片刻停留留下的除了離愁別緒與重逢的歡樂外,還有站臺風景的深刻印象。還記得《情深深雨蒙蒙》里那個離別的車站嗎?它真實的存在于長江北岸的南京,朱自清《背影》里父親艱難翻過站臺的情節也在這里發生。這個站叫浦口站,沒落與歷史中。
大智門火車站,現今已經被稱作歷史的遺跡,站在原址前,面對著絕美又孤立的候車大廳,多少讓人有些悲愴后的迷茫。卸掉行運重任的大智門站,那些歲月與滄桑卻并沒有隨著時間流逝掉,人們將其完整的保存下來。
阿爾山站建于1937年,是日本關東軍駐扎時期的產物,至今仍保存完好。這里是白阿線的終點站,夕陽下火車進站時,站臺上籠罩著一層暖意洋洋的金光,明麗暖人的色彩,干凈簡潔的站臺,令人不禁懷疑是否來到了瑞士的鄉村小鎮。
百年前的碧色寨,繁華景象一時盛極。而現在荒廢破落的碧色寨像是給世人開了一個法式浪漫玩笑,掩映在石榴園后的昔日繁盛不再,恍惚給人一種時空錯落的失落感。
青島站,始建于1899年。一百多年間,車站鐘樓上行走的時鐘一刻不停地記錄了那些行色匆匆的旅客們,他們臉上浮現的是這座城市的表情。一個存在著并始終被記憶的車站,承載了一個城市的歷史。
吉林西站,過去叫做黃旗屯站,曾經的琉璃房頂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換成了水泥,但當年的地磚,包括窗戶和門,連門上的鐵把手和把手上的小墜兒都還在。
青龍橋是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的至難點,在這個難關口,詹天佑用一個巧妙的“人字形”設計,解決了地勢險峻的難題。中國的鐵路也由此越通越遠。世事變遷,青龍橋站伴隨著一代又一代鐵路人行走至今,仍在踐行它的職責,守望著京張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