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皇帝起碼要做到勤政愛民,如果做皇帝不務正業,沉迷別的地方,那勢必把國家引向滅亡,大多數的亡國之君都是由于不修內政而導致的滅國。可歷史上偏偏有很多帝王皇帝做的很差,甚至有的淪為亡國之君,可在其他的領域有非常高的造詣,只能說投錯了帝王家,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都有哪些不務正業的帝王。
宋徽宗——趙佶(jí)
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執政期間任用童貫,高俅,蔡京等奸臣,以致北宋統治末年政治腐敗,民生凋敝,這才有了后來的'靖康之恥’,他與他的兒子欽宗被女真族擄到北國,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都城紹興永佑陵,只能說是罪有應得,只是苦了被金國蹂躪的百姓。
便是這么一位昏庸無道的亡國皇帝,可在書法和繪畫上的造詣卻非常了得,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南唐后主——李煜
提起李煜,這既是個讓人同情又讓你痛恨的皇帝,李煜是五代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面對宋太祖趙匡胤的挑撥離間,竟昏庸的殺害了唯一能與北宋抗衡的大將林仁肇,結果自毀長城,淪為亡國之君,階下之囚。囚禁期間,宋太宗因蠶食小周后的美色屢次欺凌,李煜忍氣吞聲,最終不堪重負,飲毒自盡。為君為人,李煜的人生處處都是敗筆。
可盡管李煜做人若斯,可他在文學的造詣上卻有著非凡的成就,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被稱為'千古詞帝’。
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是南北朝時梁國的建立者,他在執政前期,矯正前朝的諸種弊端,鼓勵學術,減輕人民負擔,勤政愛民,使梁朝盛極一時,可是梁武帝晚年卻深受佛學的影響,他花費大量公款,興建了大量佛寺以致勞民傷財,百姓怨聲載道。他由此被稱為'菩薩皇帝’。
梁武帝晚年昏庸,接受了西魏侯景的投降,才有了后來的'侯景之亂’,梁武帝作繭自縛,結果被叛軍困在臺城,斷絕食物,被活活餓死,結果留給世上一具臭皮囊,去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也是崇禎皇帝的哥哥,他在位期間不思君國大事,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宦官魏忠賢處理。結果魏忠賢利用朱由校的信任,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激化了社會矛盾。還害死了堅持正確方略的遼東都師熊廷弼,以致遼東戰局陷于重重危機。等崇禎皇帝接手的已經是一個無可挽回的爛攤子。
跟歷史上的昏君不一樣,朱由校不沉迷酒色,也不沉迷繪畫書法,卻偏偏沉迷與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據說朱由校技巧嫻熟高超,許多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塵莫及。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
如果朱由校不做皇帝,必當可以成為一代建筑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