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容一個湖大到超乎想象,我們往往會用“?!边@個字,而貝加爾湖的名字恰恰就是來源于蒙古語里面的“天然之海”。貝加爾湖平均水深達到了700米,每年漁民從貝加爾湖捕魚總量達到30億斤,其中還有體型驚人的各種魚類。今天我們一起了解這個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相信小時候地理課本上提到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大家一定還有印象,那就是本文的主角——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周長2000公里,這個長度相當于從北京到昆明,可見古時人們稱呼“?!辈⒉豢鋸?。湖面是一個茄子型,長636公里,寬27-81公里。兩側崇山峻嶺,平均海拔都有1000-2000米,并且這些山脈在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把貝加爾湖“撕開”,所以更確切地說,貝加爾湖是一個巨大山谷充滿了水形成的。
如果有機會去貝加爾湖旅行,千萬不要按照常規看湖水的方式準備,因為它除了水質外和大海沒什么區別。貝加爾湖最深處1637米,平均深度也有730米左右,是不折不扣地“深不見底”,在這里游泳極其危險。另外它還有潮汐、暗流、大風大浪等印象里只有大海才會出現的現象,無時無刻不再強調自己的兇猛。
那么貝加爾湖的巨大淡水是從哪里來的呢?首先是336條注入貝加爾湖的河流,這些河流覆蓋水域面積達到了54萬平方公里。其中還有蒙古草原的“母親河”色楞格河,這條河的流量超過除亞馬遜河外的任何一條大河,每年向貝加爾湖輸送50%以上的水量。另外貝加爾湖也有一個“出口”,那就是安加拉河。這條河流的支流上遍布大型水電站,是俄羅斯南部重要的電力源頭。
如此巨大的水流注入和流出,造就了貝加爾湖水系的活力,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貝加爾湖被很多人錯誤地稱呼為“海洋生物最多的淡水湖”,就是因為其奇妙的演化史和獨特的地理位置。
事情起源于貝加爾湖中的海豹,這種咸水才能生活的動物居然在淡水中生活!這種不同尋常的現象引發了科學家們的興趣,并有了很多推論。
假設貝加爾湖在遠古時是大海的一部分,經過一系列的地質運動后,和海洋分割開來,再通過淡水注入和蒸發作用變成淡水湖——西湖就是從淺水灣變成淡水湖——海豹被迫進化成淡水生物。
第二種假設是貝加爾湖一開始就是淡水湖,北冰洋或者太平洋的海豹隨著入??谶M入貝爾加爾湖,隨著入??诘南?,海豹自然的演變成淡水生物。
兩個推論最終需要實驗來驗證誰對誰錯,最終前蘇聯科學家發現,貝加爾湖中的淡水海豹和北冰洋的咸水海豹基因高度相似,說明遠古時期貝加爾湖和北冰洋有連接處,真相就顯而易見了。
另外就是貝加爾湖的“鯊魚”傳說,這種魚長著和鯊魚類似的背鰭,但是卻不是鯊魚,或者說沒有任何親戚關系。它們的學名叫做“貝加爾湖杜父魚”,是不折不扣的淡水魚品種,并且生活在湖水100-1000米的深水區,平時很難見到。
這種類似海洋生物的品種在貝加爾湖中很常見,比如海螺、龍蝦、貝殼等。最合理的解釋是,貝加爾湖的完整生態鏈以及山谷環繞的安全環境,這套生物系統平穩地度過了第四紀。第四紀是指發生在280萬年前的一筆持續數萬年的氣候變化,特征是頻發的冰封,帶來了地球絕大多數陸地生物和淡水生物的形態。貝加爾湖的生物完美地躲開了這次“災難”,保留了許多獨特的生物。值得一提的是,貝加爾湖80%的生物是地球獨有的!
貝加爾湖所處的緯度氣候寒冷,這也導致了生活在這里的人類相對減少。湖底500米以下的大量蠕蟲給生活在這里的魚類帶來了營養豐富的食物,讓貝加爾湖成為了魚類的天堂。生活在這里的漁民逐年增多,尤其流行春季捕魚。
貝加爾湖油魚是數量最多的品種,占湖魚總量的80%。這種魚油脂豐富,富含蛋白質,是湖中的海豹等大型肉食動物的美味。人類捕魚時卻很難遇到,因為這種油魚生活在深水區,只是偶爾游到淺水區,成為動物們的腹中餐。正因為難以捕撈,俄羅斯人把魚油熬制的魚湯奉為珍品,是大補之物,在嚴寒天氣下喝上一碗可以快速補充能量。
其次還有鮰魚、鮭魚、大馬哈魚等鮮美的魚類盛產,每年捕魚時節到來,漁民們用刺網一次可以捕撈上萬條魚!其中有一種貝加爾湖白鮭味道最為鮮美,俄羅斯傳統烤魚的主要材料,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白鮭的數量嚴重下降,已經在最近10多年成為了瀕危物種。
豐富的魚資源是當地漁民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最鼎盛時期每年捕魚量高達30億噸!而水中最大的淡水魚是鱘魚,體長可達2米以上,重量更是在300斤以上!但是近年來湖水中的魚類數量已經逐年遞減,俄羅斯政府也出臺了禁捕、限捕規定,捕魚行業已經大不如前。
貝加爾在貢獻大量食物的同時,也在其他方面對俄羅斯做出貢獻。
貝加爾湖的淡水儲量驚人,占世界總淡水資源的20%,是中國所有淡水資源總量的8倍,相當于18個渤海,240個青海湖!并且湖水中特有的一種蝦有凈化水質的作用,毫不夸張地說,貝加爾湖的淡水可以直接飲用。
世界各國對這里的淡水資源都十分看重,積極地聯合俄羅斯政府開發。比如淡水資源匱乏的中國,早在2017年就同俄羅斯簽訂協議開發貝加爾湖水,瓶裝水很快運送回國并開始使用。
另外深水淡水湖對科學研究也有很大作用,比如中微子望遠鏡,需要水足夠深、透明度足夠高、環境足夠黑。貝加爾湖恰巧滿足了這一要求,俄羅斯政府已經在其水深70-100米的地方安裝了代號“貝加爾GvD”的大型中微子望遠鏡,用以觀測宇宙的奧秘。
說起貝加爾湖如此多的好處,就不得不說這塊土地之前的所有權問題。
漢朝時“蘇武牧羊”的典故中,蘇武被困的地方就是貝加爾湖,雖然不屬于中國,但是匈奴在多次分裂、合并的過程中,數次成為中國的附屬國,直到滅亡也沒有確定領土范圍。至大唐盛世時期,王廷在貝加爾湖附近設立了安北都護府,正式宣布了它的歸屬。再到蒙古統一中原,貝加爾湖又一次并入中國,只不過這次主人叫做“大元”。
清朝使用聯姻的方式吞并蒙古,這時關于貝加爾湖的歸屬開始有了爭議。此時沙皇俄國實力大漲,不但占領了貝加爾湖,還開始染指黑龍江地區。清朝政府在這種前提下,打響了雅克薩之戰,最終兩次擊退沙皇俄國軍隊,捍衛了主權。此時清政府面臨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剛剛平定的局面,這個長達8年的戰爭讓清朝元氣大傷,無力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
同時康熙政府認為貝加爾湖地區氣候惡劣,對農耕文明沒有太大意義,于是便簽訂條款送出了這片領土。從此中國從淡水擁有量第一大國跌至淡水缺乏國家,本可以“北水南調”解決北方缺水問題,現在不得已只能通過其他方式解決。
貝加爾湖風光秀麗,資源眾多,水產豐富,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相信這片凈土能夠得到有效保護,為人類造福。
作者:舊時夢話 初審:丁孩兒 校稿編輯: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