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2 財經時報
受眾與傳播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新一代網絡正在改變商業模式,每個人在喝奶的時候還要擠奶,這其中自身的商業循環,絕不可能以淺薄的收費服務或者廣告來衡量。
截止2005年底,10多家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市價從3億到30億美元不等,這些企業主要是門戶和各種垂直網站。
2005年也是web2.0開始崛起的一年,是網絡技術分水嶺的一年。
更大的機會正在到來,專家估計未來幾年會有20家左右中國網絡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從5到50億美元不等。
中國網絡市場正在成為全球焦點。
新一代網絡興起
2005年是新一代網絡勃勃興起的一年。
新一代網絡技術被稱為web2.0,它并不是新創網站的“專利”,而是1996年左右興起的第一波網絡的深入和嬗變,任何一家網站都可以使用這些新的技術和模式來豐富自己。
第一代網絡在中國形成以門戶和即時通信工具為主的形式,目前中國互聯網95%的應用和流量都來自于瀏覽器,絕大多數網民都在瀏覽同樣的網站。
網絡上的信息基本來自于傳統媒體,而QQ和MSN兩大即時聊天工具,成了目前中國互聯網日常佐菜。
“網上沖浪”——曾經是描述我們網絡生活的典型詞匯,它描述了這樣的一種網絡瀏覽方式:用戶在各種各樣的網站去尋找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博客洪波形容這種上網方式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各處瞎逛,并美其名曰網上沖浪”。
但網絡的應用潛力遠遠不止于此。
麻省理工的《技術觀察》就曾經針對Web2.0的技術特性進行過分析,“博客、 RSS、播客等符合Web2.0定義的技術,都在強調分眾傳播的對等信息互動,信息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創造者,若干的博客匯集成新的信息輸出者,每個人在喝奶的時候還要擠奶,這其中自身的商業循環,絕不可能以淺薄的收費服務或者廣告來衡量。”
“去中心化”、“個性化”、“軟件網絡化”、“網絡軟件化”、“用戶中心”等趨勢讓技術愛好者們興奮的宣布,web2.0的時代正在到來。
焦點
Web2.0為中國網絡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批原來互聯網的“老人”重新開始創業。
前雅虎中國總裁周鴻 離開“雅虎”后一邊開始從事風險投資,一邊物色新機會。
陳一舟則迅速的將一些初具規模的web2.0項目加入整合,希望快速赴納斯達克上市。
前搜狐COO古永鏘也開始在中國“搜索”項目,并希望通過自己團隊的執行力和對資本市場的熟悉快速打造出自己的新公司。
風險投資聞風而動。
雖然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不少,但風險投資顯然更看好下一波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前景。
幾乎所有美國的大型風險投資基金和其他類型的基金都在2005年涌入中國。
甚至出現了同時多家風險投資基金看好某一類項目,前赴后繼出手的情況。比如電子雜志,光下半年就有三家以上的創業企業獲得投資。
風險投資商的看好不無道理,至少,一些中國網絡產業的基本面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比如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在全球僅次于美國。
中國手機用戶比PC用戶更多,而美國的情況則相反,PC用戶多過手機用戶。
中國的移動用戶的整體數量也早已經超過美國,增值業務火爆的情況遠超過美國。3G牌照的發放也近在咫尺,將進一步擴充中國的移動用戶總數。
中國的三網合一潛力十分巨大,有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和網絡,有全世界規模罕見的有線網絡。
前景看上去很美,特別是中國2008年的
北京奧運會和2010的上海世博會,在未來五年內,中國將頻頻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中心,相應的
信息化進程也必然保持較快速度。
混戰
中國新一代網絡在全球網絡中的地位越來越矚目,新一代網絡的主要業務在中國進展迅速。
博客網站遍地開花,主要的博客網站已經獲得第二輪風險投資,并且數量都在千萬美元級別。Blogcn、Blogbus、anyp等的用戶數量猛增,大有“全民博客”的勢頭。
而在信息聚合領域,各種RSS閱讀器層出不窮,周伯通、Okrss等各具特色,而RSS服務商也涌現出了Feedsky等專業服務提供商。
各大門戶在web2.0領域的進展也十分神速,其RSS閱讀器、博客服務都聚集了不少用戶,而新浪、搜狐亦步亦趨,緊隨web2.0。
各種垂直門戶在使用web2.0技術和模式方面也不遑多讓,天極、和訊等垂直網站都大規模的向web2.0轉型。
但與門戶、搜索、游戲等網站相比較,新一代網絡技術的商業模式普遍還不成熟,幾乎沒有一家公司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比如博客,服務提供商的數量眾多,頗有一點類似早期郵件提供商一擁而上的情形,而門戶與專業提供商誰能獲得更多的用戶目前遠還沒有到下結論的時候。
在歐美,形成一種大量的web2.0公司被雅虎、GOOGLE等巨頭收購的趨勢,而在中國,資本運作更為滯后和謹慎一些。
混戰才剛剛開始。
名詞解釋 web2.0
由一系列互聯網新技術發展而來,這些技術包括博客(Blog)、信息聚合(RSS)、社會性網絡(SNS)等,它使網絡由過去的中心化轉向分散化,用戶可以在網上獲得更多傳播、分享、交流的自由。
一般認為,WEB2.0意味著互聯網的“可讀”、“可寫”和“交互性”更強。比如,你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隨意發布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被關心相關領域的用戶輕松訂閱、修改和評價。隨著溝通成本的降低,最終形成新一代的網絡。
RSS:一種“推送”信息的技術標準,用于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讀者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或者別的信息源,隨時獲得最近的更新,它有助于互聯網內容更分散化、更自由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