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成長的第63天!
01
利用周末時間,看完了《小狗錢錢》,這本書給我感覺就是通俗易懂,不燒腦,作者把理財思維與生活融為一體,教我們如何像富人那樣思考,如何正確使用并認識金錢。
當然,從這本書中,我還接觸了不少金融家研究出來的“奇怪”詞語,也許當他們隨意說出一串除了他們自己誰也聽不懂的名詞時,他們會覺得自己比較重要。但遺憾的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這些詞,以至于對理財或投資來說很多人會感到陌生甚至排斥。畢竟對于弄不懂或不了解的東西,選擇不相信,這是人們習慣性的反應。
就好像,我上個星期,有個朋友推薦我投資他們公司的一個項目,他說了好多關于這個項目的詳細信息,誘惑性也很大,但是我始終覺得不太靠譜,為什么?因為我不了解,沒有接觸過這樣的項目,盡管投資回報率很高,但是沒辦法給我帶來安全感,總覺得很不妥。礙于朋友的關系,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所以我就說了解看看。
02
扯遠了,接著講“奇怪”的詞語,為什么說奇怪呢?是因為陌生。對于我來說,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但在《小狗錢錢》這本書里面,接觸過兩次,印象挺深刻的,那就是“72公式”!
第一次出現是陶穆太太跟大家一起討論基金的時候,她提問:如果他們一起投的基金在將來獲得了15%的收益,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有一個相當簡單的公式,運用這個公式,就可以不用去看那些復雜又麻煩的表格,它的名字叫“72公式”。陶穆太太解釋說:“直接用72除以你們投資的年利潤百分比,得出的數字就是這筆錢翻一倍所要的年數。”
說到這里,我算了算,我放在支付寶里面的那1萬元,按現在年化收益率4%來算的話,我要把這筆錢翻一番所需的時間為18年!突然間覺得好漫長啊,這或許對于年輕人來說,時間是優勢,可以坐等投資回報的那天,但如果我現在已經70歲了呢,要到88歲才能翻一番,顯然能等到投資回報的那一天的概率明顯就降低了。所以說理財投資還是要趁早啊!
03
第二次出現是金先生建議吉婭投資日拆的時候,所謂的日拆就是銀行向證券公司提供的短期貸款。金先生告訴吉婭:通過72公式不僅可以計算出你的錢翻一番需要多少年,也可以計算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在一定通貨膨脹率下,我們的錢在多長時間后會貶值一半。
就拿現在中國的通貨膨脹率5%來計算,把錢存入銀行,通過72公式可以得出,12年以后,你的錢就會貶值一半。就連存在銀行所得的利息都對抗不了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不選擇存銀行,都會選擇購買基金或其他理財產品。其實,購買基金回報率還挺誘人的,就如在《小狗錢錢》陶穆太太所說:如果你能夠在5-10年內不動投資基金的這些錢,那么平均收益率在12%是有可能的。
04
總的來說,“72公式”就是用來估計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反映出的是復利的結果。在我們做財務規劃的時候,了解復利的運作和計算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經常喜歡用“利滾利”來形容某項投資獲利快速、報酬驚人。
比方說,拿1萬元去買年收益率20%的股票,假如順利的話,大概3年的時間,就可以把1萬變成2萬。復利的時間乘數效果,更是這其中的奧妙所在。如果用復利公式來計算收益,這也不難理解,攤開來講:本金和=本金x(1+利率)^期數,當期數越小的時候,很容易就能計算得出,但相反,期數數值越來越大的時候,計算起來就很麻煩了。
也許有人會說用復利表啊,很多理財書籍都列有復利表,投資人只要按著表上的來,很容易就能計算了。不過復利表雖好用,但也不可能隨時帶在身邊,若是遇到需要計算收益報酬的時候,倒是有一個簡單的“72公式”可以取巧。
不過從復利的效果來看,也體現了本金的重要性,比例,投資一項有穩定收入的項目,年收益率為5%,你有10萬,我有20萬,12年后,我們的本金各翻了一番,你的本金和為20萬,而我的就有40萬,整整差了兩倍!所以說理財的時候先別急著去投資,積累本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