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蟲(Water Bear)是對緩步動物門(Tardigrata)生物的俗稱,據記錄約有900余種。水熊蟲體型極小,是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的微生物,卻以在極端環境下的極強生存能力著稱。它是地球上已知的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喜馬拉雅山脈(曾在5546米處發現過)、高溫溫泉、南極甚至四千米以下的深海生存,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條件下能在太空真空環境中生存下來的生物。
它的頑強生命力讓人嘆服,而現在,根據一項發表在《Molecular Cell》期刊上的研究,我們對它非同尋常的生存能力又多了一份新的理解和敬佩——它能用玻璃基質替換體內的所有液體。研究人員發現,在干燥的環境中,水熊蟲能進入被稱為tun的假死狀態,這種狀態最長居然可維持10年之久。而當水再次流動時,保持tun狀態的水熊蟲便能吸水復活。
研究人員通過對水熊蟲的基因組的深入分析,來觀察在假死過程中的水熊蟲究竟還有哪些基因仍然保持活躍狀態。然后,他們發現了可生成固有無序化蛋白(簡稱 TDP)的基因,而這種固有無序化蛋白是水熊蟲所特有的。水熊蟲體內的TDP基因越多,它就能更快更有效率地進入到假死狀態。
研究人員其后將這種快速令水熊蟲進入tun狀態的TDP 基因拼接到酵母和其它微生物中,得到的研究結果是TDP 基因也能導致它們進入到類似的玻璃化狀態中。因此,科學家們認為TDP 基因就是他們識別出的能讓水熊蟲在干燥氣候中生存下來的關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