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9第一國劇,終于不是因為演員而火

國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

引發了一眾唐粉和建筑迷

對唐長安城市和建筑的關注。

劇中以唐代為背景,

力圖還原唐長安的城市樣貌,

美術置景探討城市里坊制的沙盤模型、地圖,

營造大唐西市街道的繁榮景象,

細致刻畫唐玄宗的宮殿—大興宮,

甚至展現了一個有歷史原型的

“高檔”園林住宅……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而網絡上針對這些唐代建筑的細節、

風格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一條邀請研究中國古建筑的學者丁垚,

從電視劇中描繪的唐長安出發,

探討在歷史中,

唐長安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嘉賓 丁垚 編輯 成卿

《長安十二時辰》的開篇用一個長達126秒的長鏡頭,一覽唐長安:

鏡頭首先掠過一望無際的長安城,遠處雪山,近處青灰色屋瓦,城市中隱約有幾座比一般房屋高上許多的“望樓”;鏡頭再往屋檐下走,看到掛著燈籠的艷麗樓閣,閣中女子撫琴彈唱;而后鏡頭轉向長安西市繁忙的街道,相較于街道兩側低矮、樸素的商鋪、民居,畫面后出現的二層樓閣式建筑 — 昌明坊坊門,紅白相間,雅致華麗。

在歷史中,唐代長安城的設計、規劃和建設,是大大超前于當時中古時期的時代發展。在1000年的跨度里,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城。直到21世紀初,現代西安市的主城區面積才超過當年唐長安城。

古建筑史學者 丁垚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的副教授丁垚,是研究中國古建筑史的學者,碩士期間開始關注隋唐時期園林的研究。借著《長安十二時辰》劇中描繪的唐長安城,一條與丁垚對話,通過史實,去追尋長安這座偉大的城市。

關于唐長安的城市規劃和建筑,我們總結出九大要點。

劇中唐長安街頭

Q: 一條 A: 丁垚

1、“天寶三載”的歷史背景

《長安十二時辰》故事設定發生在“天寶三載”這一年, 第一集劇集里就用了很精練的一句話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 概括這時候唐長安的氣象。

Q:“天寶三載”在唐代歷史中是個什么年份?事實上真如劇中描繪如此輝煌嗎?

A:天寶三載所處的時期是唐文化成熟、成型的時期。

它距離安史之亂的爆發還有十一年,但同時又不是高宗、武則天的那個時代。我們常提“貞觀之治”,那是個政治上的黃金時代;但就文化而言,貞觀時期還處于北朝到隋文化的結束期,新的唐文化沒有完全成型。但是到了天寶時期,至少在長安,唐文化已經是非常的成熟了。

劇中人物嚴太真,原型是楊貴妃

劇中人物何執正,原型是賀知章

在這一年,楊太真還沒有被冊封為楊貴妃,安祿山已經開始兼任范陽節度使,權重一方。盛唐時期最重要的一批詩人已經涌現,包括李白、杜甫、岑參,高適,還有劉長卿、孟浩然等等, 王維此時剛買下了宋之問的別墅——輞川,而賀知章還未離開長安回鄉。在藝術方面,顏真卿就要拜大書法家張旭為師了,即將迎來他自己書法的成熟期。同時期,吳道子應該就在長安作畫。

這個時期的長安是名副其實的長安,聚集了現在的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一批文化精英。

長安的影響,隨著詩人的筆和戰士的箭,輻射出去,向東到東北、朝鮮半島,向西到了西域,向南要到越南的南部。李白那句詩說的“長安不見使人愁”,最精辟,意思就是“長安一旦見了,這輩子可能才算不白過”。唐長安是這個帝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的重心。

長安的人口一般會說有一個泛數,幾十萬到100萬這樣,這個規模在當時是巨大的。唐長安就像一個巨大的磁鐵,調動著整個唐帝國的精英們向上流動,成為每個人的落腳點。

劇中的唐長安沙盤模型

2、城市規劃的核心 ——“里坊制”

劇集里多處出現了俯瞰唐長安城的畫面,在“里坊制”的規劃下,呈現出整齊的格網控制和理性的規劃。

Q:“里坊制”的唐長安是如何產生的呢?在里坊制下面,唐長安城市的布局是怎樣的?

A: 唐代長安城,在今天地面上留下的醒目標記只有大雁塔、小雁塔這么幾處,但通過大家都聽說過的 “里坊制”這樣一個詞,可以很方便地理解唐長安這個城市到底長什么樣。

“里”和“坊”拆開來看。

“坊”,土字旁加一個方,就是一個小城,規模大概在幾百米見方,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里” 的意思就是一定規模的在編制下的人口。

“坊”、“里”在一起看,就是如此大規模的人口被人為設定好,安置、居住在一個個小城里面。超過108個這樣的小城匯集在一起,成了一個超級大的城—— 長安。

《長安城輿圖》:里坊制規劃下的唐長安

里坊制本身,是挺北方,或者說挺北朝的一種方式。唐長安不是在唐代新修建的城市,而是繼承了隋代的都城大興城,此后進一步修建和完善。

隋建這樣一個城,用的是一種在北朝時已經有的建城方式。北魏孝文帝南遷漢化,營造它的都城洛陽時,建成了一個超級大的里坊制的城市。但后來洛陽作為首都被人為地拆遷,北朝的首都開始了遷移。當隋文帝登基的第二年,他覺得自己已經打下了一個天下,那就要重新做一個都城,于是就在漢長安東南經營了新都大興,把首都搬到了這里。

到了唐代,古老的名字長安又安到隋的都城身上,從而有了唐長安。這個城市從隋開始用了超過300年。十世紀初,朝廷被迫東遷,長安作為唐帝國首都的歷史就結束了。

宮殿、市場在唐長安的分布

上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已經讓我們對里坊制下的長安了解越來越多,包括它一些重要的節點:城墻和城門、幾處宮苑,有名的市場—東市和西市,還有點綴其中的寺廟、道觀。

長安面朝南邊的秦嶺,背靠五陵原,主要的交通方向是東西向。從東涌入的人流來自唐帝國的南邊和東邊,順著隋唐大運河經洛陽進入長安,而從西域乃至更西邊來的客商進入到長安,在西市落腳,因而形成了“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的景象。

唐長安的強大吸引力和凝聚力,召集來的不僅有商人,還有各種宗教信仰的人士。

現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

像發源于中亞、西亞地區的祆教, 這種宗教從北朝到唐時期一直很發達,在唐長安也有他們自己的寺廟。還有像電視劇中多次提到景寺,就是取材于歷史上近東地區傳來的唐代的基督教,一塊很有名的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是記錄關于基督教在唐代傳播的情況。

唐長安的每一個坊就像一個小城市一樣,有自己的小城門,就是坊門,坊門連著坊墻。坊門里邊的街道,有一字型的,也有十字型的,甚至更復雜的路網,這是根據坊的規模和功能來設定。而相應的管理制度也由此產生: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宵禁制度,再比如說坊門啟閉制度(開坊門、關坊門之前要敲鼓),還有嚴禁沿街開門,就是不許直接在坊墻上朝大街開門,除非特批。

坊門關了之后,一旦街道上出現在這個時間不應該出現的人,就會有問題發生,這可能就是長安常常被拿來設定為各種影視作品、文學作品背景的重要原因。

劇中的東市市門

劇中的昌明坊坊門

3、每個“社區”的出入關鍵 —— 坊門

劇集中描繪東市、西市、昌平坊這些重要的坊時,都給了坊門大量的特寫,呈現出非常華麗、精美的建筑。

Q: 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坊門的遺存嗎?

A: 現在我們看不到唐代坊門的遺存,“坊”這樣的小城隨著里坊制的衰落而瓦解之后,坊門也沒有了。但在同時期的敦煌壁畫里,我們可以看到與之相像的城門、宮門、院門等等建筑形象。而現在能看到最接近的實例,雖然時代晚一些,像北方有些地區普遍存在的明清時期建造的村堡關城的門,比如河北蔚縣就保留很多,這種建造城墻的村落,以及它們的門,可以認為是坊與坊門的孑遺。

莫高窟第431窟北壁 唐代壁畫

莫高窟第321窟南壁 唐代壁畫

當然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建造方式和建造技藝,視覺上看肯定會有些差別。

電視劇里出現了昌平坊的坊門和東、西市的市門。當然東市、西市本身也是一個坊,市門是跟坊門是一類的。坊門就是在坊墻的開口位置,一個出入的孔道,配合宵禁制度,有按時啟閉的功能,封閉性很重要。

坊門和坊墻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唐長安的坊墻大約是二米五的厚度,或者再厚一些。近些年考古發掘出發現了小雁塔所在的安仁坊西北角坊墻的一部分,這個坊墻留下來的厚度有五、六米,應該是因為后世的繼續使用進行了增補。

再對照電視劇畫面里邊出現的昌明坊坊門旁的坊墻,看上去大約是一米以內這樣的厚度,高度也低矮了一些,更像一個普通的院墻。這對于宵禁制度下要封閉一個小城,略顯單薄。

“坊門活化石”河北蔚縣逢駕嶺堡堡門

劇中西市這個坊門的模樣很“日本”,比如日本京都八坂神社西門。但這類寺廟神社的大門,跟相當于小城城門的城市里面的坊門相比,形象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綜合推測,長安的坊門應該是門道由排叉柱、木梁等木構件支撐起來的,兩側用夯土,或者加上土坯、土墼砌筑,再跟兩邊的坊墻相接。上面應該有一個小房子,可能是單層的,屋宇下面寫有里坊的題名。遠遠看上去,跟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城門有相似之處。

劇中的望樓

4、城市里的情報傳遞系統 —— “望樓”

劇集花了大量的篇幅描繪了“望樓”這種瞭望長安100多個坊中各類異動的建筑。當“恐怖分子”突厥狼衛入城后,望樓上實時傳遞狼衛動向的人,把九宮格一般的“窗格子”進行各種翻轉變化,將對應的信息和含義傳遞到對應的望樓。

Q: 在唐代的長安城,真有望樓這樣的情報傳遞系統嗎?

A: 從目前的考古挖掘和文字記載看,還沒有發現長安城里有望樓這樣的建筑。

或許后苑的戍衛部隊有這樣的登高的地方,但應該形象也不太復雜。不過可以從這里入手聊一聊唐長安的軍事防御。近來的考古發掘,在長安城南城墻外邊發現了城壕的遺跡,根據現在的現象看,似乎還不太確定其防御的效果。但唐長安本身的城防,跟它龐大的體量比,一直是個很難設防的城市。

劇中長安城街道里的場景

隋末李淵建立唐朝的時候是從太原起兵,一路來到了長安,在長安城附近沒有經歷過大的戰斗,就順利地進入了長安。之后在唐代,長安也曾幾次陷落在不同武裝的手里,像安史之亂,還有后來吐蕃短暫的占領,都顯得長安城本身好像很難進行堅強的防守。

這一點看起來有些吊詭,唐長安有那么多城墻,100多個坊,全是墻,但軍事防御的作用很有限,這些墻體現的還是一個“筑郭以守民”的功能,相比之下只有比城墻高出一倍的長安宮城的城墻才真正能起到一些“筑城以衛君”的作用吧。

劇中的興慶宮與宮前廣場

劇中興慶宮內“花萼相輝樓”的形象

5、皇帝的宮殿 —— 興慶宮

劇中,唐玄宗活動的區域是在興慶宮,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大明宮。

Q: 歷史上,唐玄宗是主要生活在興慶宮嗎?

A: 長安的前身,隋的大興城大體上就呈現出了一個東西對稱的格局,宮殿區—太極宮在城中央的北部。

進入到唐時代逐漸有了一些變化,談唐的宮殿,大家首先會提到大明宮,大明宮不是隋代建造的,而是進入到初唐時期開始修建,在太宗朝、高宗朝,開始修建,特別是到了安史之亂以后的唐后半期,大明宮才開始持續地成為朝廷、天子更大規模的集中活動就在大明宮。

電視劇設定的時代是唐玄宗的時代,玄宗在位時間很長,他主要活動的宮殿是在興慶宮,長安城的東部稍微靠北的地方。

太極宮(西內)、大明宮(東內)和興慶宮(南內)

宮殿一般稱之為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這三處宮殿相應的就是西內、東內和南內。

唐玄宗作為一個皇子的時候就居住在興慶宮這里,當時叫隆慶坊,后來成了皇帝,大部分時間,還留在這里,并且把它擴大了成了興慶宮。

劇中的廣場

電視劇中也出現了不少興慶宮的畫面,這個廣場從它的平面形狀上看,第一感覺是興慶門內的廣場。

興慶宮西面宮墻上開兩個門,靠南的是金明門,北面是興慶門,興慶門一進來就是這樣一個長方形的廣場,廣場向北開門是興慶殿,向南開門后有大同殿。

在興慶宮的南面宮墻上的通陽門進去,也有這樣一個長條形廣場的空間。但將畫面中的形象再仔細對比看,在宮墻和宮墻上的建筑形象上,和唐長安興慶宮里的這兩個空間還是有些差別。電視劇應該只是取了這樣的一個意象。

劇中展現了興慶宮鳥瞰形象的夜景圖像,中間這個高大的、有多層出檐的大建筑,在歷史上興慶宮也有一個連體高樓可以跟它相比。

宋碑《興慶宮圖》興慶門、通陽門前的四方形空間

現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里存著一塊宋代碑石—《興慶宮圖》,真實、完整地記錄了唐代興慶宮的宮殿建筑全貌。

圖的左下角、也是興慶宮的西南角上,就出現了這個“花萼相輝樓”。樓的平面是一個曲尺形或者叫L形的形象。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樓掛了兩個牌匾,朝向西面的是“花萼相輝樓”,朝向南面的寫的是“勤政務本樓”。

花萼相輝樓、勤政務本樓在宋碑《興慶宮》中

西邊掛“花萼相輝樓”的牌也是有原因的,宮外西邊相鄰的里坊住著唐玄宗的幾個兄弟。“花復萼,萼承花,互相輝映”,標榜兄弟之間相扶相助之情,兄弟家里聽了什么歌奏了什么曲,從這個樓上都能聽見。杜甫寫“岐王宅里尋常見”,就是在隔壁,所以李龜年唱什么,玄宗在這個樓都能聽到。

但電視劇里看這個樓的平面格局和所在的四方院子空間,和歷史記載還是有些出入。尤其呈現的這個院落,會更接近于興慶宮最隆重的大殿——興慶殿或者是大同殿所在的空間。

興慶宮與東市在唐長安城中

而興慶宮本身在唐長安城里所處的位置也比較有趣,它更接近城市的內部,而不像那太極宮或者大明宮處于城市的北部或是邊緣的地帶。

花萼相輝樓、勤政務本樓所處的這個位置斜對角就對著的繁華長安的東市市場。劇里上元節這天,長安城里的老百姓很方便地靠近興慶宮看宮前廣場上的花燈,也體現了這個宮殿與城市有更多聯系的特點。

劇中的園林景象

6、池亭、園亭、山池苑、別業

—— 分布在唐長安城內外的“園林”

劇中一個重要的人物何孚,描繪了自己幼年家宅中的一個亭子,“遇雨則收儲不泄,到了酷暑時分,只消把斂水堤抬起一條縫,便有清水從四邊亭檐傾瀉而下”。這個神奇的亭子,也反映出這個朝廷官員家中高級園林建筑的存在。

Q: 家宅中造園林,是唐長安的一個風尚嗎?

A: 劇中何孚宅邸園林的原型,就是在唐玄宗的時候一個很有名的大臣——王鉷家里邊的自雨亭,一個“自己能下雨”的亭子。王鉷自己很能斂財,玄宗也很倚仗他,后來他被查辦了,家里奢侈的園林建筑也被發現。

劇中的“自雨亭”

就像劇情里說的這個亭子實現了把水流儲存在屋頂上,然后在需要時讓它落雨下來的效果,但具體用了什么樣的機械現在不太清楚。史書里還記載了自雨亭的建筑材料是珍貴的珠寶、金玉之類的,比劇情里邊說的“沉香木這種好東西”還要更加的奢侈。

自雨亭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當時拜占庭、東羅馬一帶,那里也有用奇妙的裝置把水留在屋頂上,然后再落下來的消暑去處。

不說這種奢侈的特例,單說住宅旁有園林的風尚,遠源還是南北朝時候的南朝所在地區,而后影響到了北方,唐代長安作為首都,當然吸取和發揚這種風尚的核心地。對于長安的普通百姓,園林是高級住宅的象征,但對于向往自由的文人和修定的高僧,園林則是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方便。

就長安整個城市而言,園林是非常多的。上至皇室宮廷,再到朝廷里官員、文人的家,都修建了這樣的去處。而普通老百姓也有很多去參觀園林的機會,大量建在寺院、道觀里的園林,都對老百姓開放。

大慈恩寺、芙蓉園與曲江池

劇中的大慈恩寺塔(近)、薦福寺塔(遠)

唐長安后期,城市重心向東移動,從興慶宮到大慈恩寺塔(大雁塔)、曲江這條線變成了一條城市的副軸。這個區域在靠近大慈恩寺的地區,有大量的叫池亭、園亭,又或是山池苑的分布。

到了看花的時節,普通的百姓家庭,丈夫趕著牛車帶著一家人就到這兒能過上一個周末。劉禹錫詩歌寫的“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就是這樣的場景。

《輞川圖》摹本

而在長安城郊,特別是靠近南山,大量的寺觀和別業,比如著名的輞川別業,就是詩人、畫家王維寄情山水,營造自我世界想象的史上“名園”,這也是南朝遺風的表現。

劇中坊中的民居

7、民居

劇中除了宮殿、寺廟、道觀這些高等級建筑外,也展現了老百姓的民居。

Q: 當時普通老百姓住的房子,在建筑用材、用料和建造細節上有什么特征?

A: 老百姓們住的房子,明確是唐代的還沒聽聞,但歷史上從明代留下來很多的實例。現在看來,在營造的結構、技術、材料等方面,長安所在的關隴地區,唐代的民居,甚至更早的,這種最本土的東西有著它很強的延續性。像結構形式,就是木構架承重,夯土墻做維護,屋蓋的形式就簡單的兩坡,有的地方還是一坡。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唐代三彩院落

唐長安所在的地區,廣義上可以稱為關隴地區,就是今天的陜西關中到甘肅東部一帶,這里的民居包括一些寺廟的建筑,受到從唐延續下來的傳統的影響。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長長的屋檐到檐口的部分只有很長的檐椽,并沒有飛椽,今天還能看到很多這樣的實例

有一個可能相關的例子,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就是這樣,雖然是不同地域且高等級的寺廟建筑,但可以體現時代延續下的影響。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

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

8、唐代木構建筑在今日中國的遺存

Q: 除了佛光寺的東大殿,今天在中國境內我們還能去哪些地方找尋唐構,感受唐風?

A: 歷史變遷中的戰亂、戰火,使得現在留存下來的唐代木構建筑數量很有限,主要分布其實在山西,反而是曾經的核心區 —— 唐長安附近地區并沒有留下的。山西北部有我們所熟知的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南禪寺大殿。

其中佛光寺的東大殿,梁思成先生當時發現的時候,稱之為是“集四美于一身”的建筑,在唐代建筑的樣式和造型之外,它還有唐代的繪畫、唐代的雕塑、唐人的書記,所以這樣的作品它不光風格是這樣,更是綜合藝術模式的表現。

山西芮城五龍廟正殿(圖片由丁垚提供)

莫高窟唐宋窟檐(圖片由丁垚拍攝)

山西南部原來認為有兩處,一處是芮城地區五龍廟的一個殿,中唐時期建造。還有一處是晉東南長治的一個三開間的小殿,叫天臺庵,近年的維修過程中發現的墨書題記把它的年代確定下來是五代的后唐,但風格還是唐的某種風格。

河北正定的開元寺鐘樓是半座唐代建筑,它的上層很多部分被后代改造了,但是它的下層木構的部分仍然還是晚唐。

另外還有比如說敦煌,在莫高窟一些洞窟的窟檐,雖不是完整的佛堂,但是正面斗拱門窗,甚至還有一個小小的披檐屋蓋都可以說是唐式的。

遼寧義縣奉國寺大雄寶殿

差不多所有北方的遼代建筑都會跟唐代有很密切的聯系。像遼寧義縣奉國寺、天津薊縣獨樂寺、山西大同華嚴寺、應縣木塔等等,站在獨樂寺觀音閣前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一句話:遼的建筑向前走一步,于是抖出了唐代建筑的全部秘密。

遼的建筑表現出了唐代建筑所沒有的特點,這些新的表現是順應著唐代建筑在藝術發展上的必然規律而產生,認清楚了遼代建筑,就抓住了唐代建筑在藝術上的深層次的規律。

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

唐長安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化中心,沒有人、沒有地域能抵擋它作為中華帝國首都的影響力。

今天在南方,在寧波看到保國寺大殿,在福州看到華林寺大殿,到廣東肇慶可以看到梅庵的大殿,它們在很多方面,比如斗拱,都跟五臺山佛光寺的東大殿很像,這當然不是巧合,都是唐文化的深深影響波及到全國、乃至像朝鮮半島、日本這些更遙遠區域的結果。

京都八坂神社西門

奈良唐招提寺金堂

9、“唐代建筑在日本”?否!

劇集里能看到借鑒日本古建筑而進行美術處理的建筑形象。

Q: 從梁思成先生的時代至今,都流傳著“唐代建筑在日本”的說法,奈良、京都的古建筑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和想象唐代建筑嗎?

A:跟遼代建筑相比,日本的古建筑幫助我們認識唐代建筑的條件被大大高估了。

日本奈良時代對唐的宗教、文化的全面的學習,留下了一大批了不起的文物,包括建筑。這些相近時期的實例,從梁思成先生那個時代開始,大家一般都認為是很“唐”的建筑。

而近些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可以更細致的去分析和比較唐、宋、遼和相關日本建筑的設計異同。比如,鑒真大和尚東渡之后,在他的影響之下,當時日本的首都奈良建造了唐招提寺金堂,是和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非常相似的一座建筑。近年我們有不少研究者一起集中對佛光寺的研究和討論,傾向于認為,如果跟佛光寺東大殿、以及大乘佛教推動的這批遼代建筑相比,唐招提寺金堂的設計,更像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一個拘謹、僵化的模仿,對當時“唐式”建筑的核心規律并沒有充分理解,缺失了一定精神性的內核

這不是在貶低日本的創作或設計,而是當時日本建筑文化的一個特點。

回到唐長安本身,它不僅僅有朝廷在那里、天子在那里,更重要的是它讓普天下對世界懷有夢想的人都來到了這里,匯聚著各種發達的宗教、多元的文化,產生了偉大的藝術作品。

這個有著近乎完美規劃的理想城,承載著唐長安夢幻般的建筑,和長安人真實的生活。

部分圖片來源于《長安十二時辰》劇照和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建筑設計師該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到的建筑美學
唐朝的都城長安是什么樣子?
唐代長安城
該結束直把和風作唐風的時代了,莫浪費了梁思成們的心血
隋唐五代的建筑藝術風格
在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尋找真實長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安塞县| 安泽县| 濮阳县| 民权县| 青龙| 佛冈县| 滨海县| 诸城市| 饶平县| 宾阳县| 合江县| 仲巴县| 温宿县| 洛南县| 长顺县| 双桥区| 钟山县| 宜良县| 钦州市| 崇左市| 舟山市| 保德县| 南涧| 海兴县| 迭部县| 阜新市| 保德县| 通海县| 双流县| 乌兰察布市| 通化县| 麦盖提县| 牟定县| 南雄市| 巴林右旗| 吉木乃县| 鄂州市| 苏尼特右旗| 沿河|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