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毫無疑問,是我們國人都深以為豪的存在。
不過,不久前,美國著名大廚安德魯·齊默爾恩公開diss了“中餐”!
不,先不要激動。他diss的可是美國那些不地道的館子做出的“中餐”。這位大名鼎鼎的廚師計劃在明尼蘇達州開設一家亞洲休閑快餐廳。他表示自己開這家餐廳是為了讓美國中西部的人們嘗到真正的辣椒油、面條和烤鴨……讓更多美國人了解中國美食。
那么能讓這位美國人都吐槽的“中餐”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們就從被齊默爾恩diss的華館(PF Chang’s)開始吧。華館是美國最有名的中餐館之一,遍布30多個州,有一百多家連鎖店。這家裝潢精美的餐廳很受美國人歡迎,還經常需要等位。我們先看下華館的菜單。
雖然是“中餐館”,但是美國的華館是不提供中文菜單的。
蒙古牛肉:用甜醬油調味的牛肉配上蔥和蒜。只是不知跟“蒙古”有什么關系……
陳皮雞:用湖南辣醬烹制的雞肉塊,再配以新鮮的橙子和豆芽菜。
陳皮雞可以說是在美國相當有代表性的“中餐”,是大大小小的“中餐館”的熱門菜式。比華館的“陳皮雞”更傳統的“陳皮雞”是在油炸后的雞肉塊上澆上酸甜醬汁,讓雞肉裹上香脆外衣,然后再點綴上一些橘皮。這道“陳皮雞”究竟有多受歡迎呢?它甚至被做成速凍食品在美國的超市售賣。
芝麻雞:官方解釋是用辣味的芝麻醬烹制出的雞塊,配以西藍花、紅椒和洋蔥。看芝麻雞的字面意思我以為是炸雞塊上面撒上芝麻。原諒我不知道還有辣味的芝麻醬……
還有酸甜雞、鴨、豬肉,大概可以酸甜一切……
主食有在美國非常流行的撈面(LO MEIN),就是將蔬菜和肉混著雞蛋面一起炒,但是為什么叫“撈面”?看字面意思我會以為是打鹵面好么?
金枝炒飯:泡菜、豬肉和米飯一起用甜辣醬烹炒,再蓋上一個煎蛋。
華館正是憑借這樣的菜單成為風靡美國的中餐廳,也成為美國人心中的中餐代表。而且華館還走出了美國,在加拿大、阿聯酋等國家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目前在全球擁有300多家分店。更有趣的是,在2018年,它還來到了中國,在上海開設了分店。在2018年4月其中國首家分店開業前,該公司首席執行官Michael Osanloo表示:“我真誠地認為我們在中國將比在美國做得更大。”
不過,環環我搜了一下,大眾點評顯示上海的這家店已經關閉??磥?,華館的中餐并不合中國人的口味。
華館之所以在美國這么有名,是因為它的老板江一帆是美國“中餐女王”江孫蕓的兒子。江孫蕓曾獲得過有“餐飲界奧斯卡”的之稱的、由詹姆士彼爾德基金會(James Beard Foundation)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江孫蕓曾經在舊金山經營一家名為“福祿壽”(Mandarin)的高檔中餐館。江孫蕓堅持不對中餐進行美國本土化改造,力圖將正宗的中餐文化帶到美國,可以說她對美國人對中餐的認知起到了很深遠的影響,基辛格、帕瓦羅蒂、約翰·列儂等政要名人都曾是“福祿壽”的座上賓。不過在1991年,江孫蕓便把“福祿壽”出售,自己專心從事餐飲顧問的工作。
齊默爾恩說,不能因為華館的老板是江孫蕓的后人就證明它是一家“中餐館”。看看上面菜式,感覺齊默爾恩說的很有道理,華館并沒有堅持江孫蕓的理念,它提供的都是迎合美國人口味的菜肴。
還有兩道菜在美國乃至歐洲都相當有名,這兩道菜聽起來似乎都還很有文化,它們叫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
左宗棠雞
這道菜是臺灣彭園餐廳的大廚彭長貴在招待美國客人時靈機一動推出的“創新菜”,名字也是他隨口起的,跟左宗棠唯一的關系是,左宗棠是他的湖南老鄉。后來彭長貴到美國開餐廳,基辛格嘗過左宗棠雞后對其贊賞有加,后經ABC電視臺、《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大力報道,左宗棠雞的名聲聲名鵲起,成為美國人最熟知的中華料理之一。不過,現在美國餐廳流行的左宗棠雞跟彭長貴原創的菜式已相去甚遠,正宗的“左宗棠雞”雞肉帶皮,以醬油入味,沒有裹面糊,也不用花椰菜墊底。
彭氏“左宗棠雞”
美式“左宗棠雞”
美國的紀錄片導演伊恩·切尼非常喜歡左宗棠雞,他曾經走訪了大陸和臺灣,都沒有找到左宗棠雞的來源,他遇到的餐飲人、歷史學家都不知道這道菜跟左宗棠有何關系,直到他找了彭長貴才解開了這一謎團。后來這段經歷被他拍成了紀錄片《尋找左宗棠》。在紀錄片的臺灣首映式上,96歲高齡的彭長貴親自示范了他獨創的“左宗棠雞”的正確做法。
李鴻章雜碎
李鴻章雜碎雖然聽起來也很匪夷所思,不過與左宗棠雞相比的話,這道菜還算和其“冠名人”有那么一絲絲關聯。炒雜碎(chow chop suey)其實早在“淘金熱”時便出現在美國了,這是一種由豬肉或雞肉混合豆芽、洋蔥、芹菜等食材混合炒制的菜,等到菜都炒熟之后,用淀粉醬汁勾芡,一道炒雜碎便完成了。因為早期華人勞工生存環境很艱苦,只能用各種食材邊角料做菜,這道菜卻逐漸成為當時中餐的代表。1896年8月,李鴻章訪美,諸多媒體關心著他的一舉一動,之后有當地媒體聲稱李鴻章吃了炒雜碎,于是這道菜便被冠上了他的名字。李鴻章雜碎也風靡了美國。
在美國,還有一家“中餐廳”很是流行,那就是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擁有1800家分店的熊貓快餐是美國最大中式快餐連鎖店。你在各大流行美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這里流行的菜品五香蝦、孜然香辣咖喱雞、醬油西蘭花牛肉……依然和我們熟悉中餐相去甚遠。
與其說上面的菜是中餐,不如說是美餐。
雖然中餐女王江孫蕓堅持讓美國人認識到,中餐不僅有酸甜口,還有咸香辣多味調和;米飯就是蒸好直接吃,不需要用甜辣醬配上各種雜碎去炒;雞肉可以不剔骨,魚頭也是可以吃的……但是他的兒子江一帆的餐廳里供應的全部是改良菜式。或許“福祿壽”可以一枝獨秀,而華館的規?;瘮U張卻必須要迎合本土化口味。對于口味差異環環無話可說,只是希望華館和熊貓快餐之類不再代表正宗中餐就好,叫“融合菜”這個更洋氣的名字不好么?
最后,歡迎外國友人來中國嘗試正宗中國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