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骨質疏松這個話題又被人們擺到桌面上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骨質疏松癥已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流行病,目前全國有9700萬骨質疏松患者,女性占三分之二”,吉林大學第四醫院骨代謝研究室主任醫師張萌萌說,骨質疏松癥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松診療研究基地坐落在該院。從1999年開始,該院便開始檢測和監測骨密度,到目前為止,已經為2.2萬人檢測骨密度,并建立了目前全國最大的骨密度數據庫。“從我們的數據來看,60歲以上女性患骨質疏松的多,占了61%,而60歲以上骨質疏松男性只占17.3%。”張萌萌說,男性骨流失一般從40歲開始,女性骨流失則從35歲便開始了。
“很多人就診后知道自己骨密度降低了,扔下一句‘吃點鈣片或喝骨頭湯補補’就走了。這就是人們對骨質疏松的誤區。其實骨質疏松是由于破骨細胞增加、活性增強,成骨細胞功能減弱,造成骨丟失而骨形成減少,使骨的密度、強度降低,治療方案的選擇必然要針對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抑制骨丟失和促進骨形成作為基本原則”,張萌萌說,不斷的補鈣,反而會引起其他并發癥。她建議,4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男性每年測一次骨密度。在世界骨質疏松日來臨之際,該院征集百名50歲以上人群免費測骨密度,并開展義診,咨詢電話0431-85909904。
相關鏈接: 哪些人應做骨密度檢查1.4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男性。
2.絕經后婦女。
3.母親患骨質疏松癥,并有骨折病史的子女。
4.低體重,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常年大量吸煙、過度飲酒者。
6.常年喝咖啡和碳酸飲料者。
7.不參加體育運動,很少接受日光照射的腦力勞動者。
8.偏食或為減肥限制飲食的年輕人。
9.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垂體泌乳素瘤、腺垂體功能減退癥患者。
10.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患者。
11.多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腎性營養不良的患者、腎透析患者。
12.胃腸疾病、吸收不良綜合征,胃腸大部分切除術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病,營養不良以及長期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的患者。
13.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
14.各種原因所致的偏癱、截癱、運動功能障礙、肌營養不良、肌強直綜合征等患者。
15.器官移植術后患者。
16.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肝素、抗驚厥藥、化療藥、含鋁抗酸劑、甲狀腺激素、慢性氟中毒、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藥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