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 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莊嚴, 大理石鋪在它的兩岸, 我愛你鐵欄桿的花紋, 你沉思的沒有月光的夜晚。 | | 普希金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別稱彼得格勒、列寧格勒、北方威尼斯,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濃厚的蘇聯風格完全不同,它是俄羅斯“瞭望歐洲的窗口”,同時集聚了俄羅斯和歐洲的文化精華,展示了俄羅斯最西方化的一面。因此就算你已走遍歐洲的許多城市,在圣彼得堡仍能發現它獨特的魅力。對于旅歷尚淺的我來說,它就是我至今最喜歡的城市。如果你想了解歐洲,來圣彼得堡吧;如果你想感受俄羅斯,來圣彼得堡吧!
圣彼得堡印象:城市掠影
“一個規劃管了一座城市300年”
圣彼得堡是由彼得大帝創建的新城,彼得大帝到歐洲游歷之后,將現代化的理念和標準應用到圣彼得到的規劃設計中,并且具有長期的延續性和穩定性,路網、街道、尺度、建筑式樣等三百年來沒有發生大的變動。
放射型的密路網、連續的街道界面、紀念性的景觀節點、統一標準的建筑高度,讓圣彼得堡整齊有序又富有活力。在市中心可以說幾乎看不到一座現代建筑,古典、浪漫、藝術的元素精心裝扮了大街小巷,讓這座古城的輝煌歷久彌新。
尺度宜人的街道和廣場
“北方威尼斯”
圣彼得堡之所以被成為“北方威尼斯”,是因為這座城市有100多座島嶼和連接各個島嶼的700多座橋梁組成,河流水系縱橫。
我們在圣彼得堡游覽時,最經常經過的一條河音譯叫做“放蕩河”,又稱作豐坦卡河和噴泉河,流經了圣彼得堡全市。
圣彼得堡的700多座橋梁各具特色,因此整個城市還擁有“橋梁博物館”的美譽。圖為我們坐車數次經過看到的阿尼奇科夫橋(四馬橋)和埃及橋~
歐洲的第三大河——涅瓦河在圣彼得堡流入波羅的海,是重要的航道之一。但涅瓦河的結冰期比較長,常常能看見人和鴿子們在河面上行走。
圣彼得堡并不常有晴朗的天氣,有時可能幾個月才一次,導游碰到晴天也會像第一次來似的到處拍照,我們能遇到晚霞和夕陽更是難得。當車頭一轉,突然看到夕陽映照在涅瓦河上時,整個世界都變得金燦燦、麻酥酥的,快門更是興奮地停不下來~
金色的傍晚漸漸落幕,一輪紅日在道路盡頭緩緩落下,心里只希望它能離開得慢些、更慢些……
2
城市的起源:彼得保羅要塞
這座城市的起源地位于彼得保羅要塞,名字中的彼得和保羅都是《圣經》中的使徒,并且圣彼得堡的名字并非源于彼得大帝,也是使徒保羅。
彼得保羅要塞于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最初是為了防御與瑞典的戰爭修建,整體是涅瓦河畔一座六棱體的古堡。此后,圣彼得堡在要塞的保護之下逐漸建設起來,被譽為“圣彼得堡的搖籃”。
巴洛克式風格的彼得保羅大教堂是要塞中最高的建筑,在涅瓦河周邊游覽時經常能遠遠地看到,是早期的知名地標建筑。大部分的沙皇和皇室成員都葬在這座教堂中,目前它的功能為博物館。
要塞中的造幣工廠,至今仍然生產俄羅斯的金幣和紀念幣。
在要塞失去軍事功能后,這里變成了關押過高爾基等名人的國家監獄。
要塞中的彼得大帝銅像,頭小腳板大,看上去十分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據說摸銅像的手指可以帶來好運,所以锃光瓦亮的~歷史上彼得大帝是最為杰出的沙皇,他不僅奪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建立了圣彼得堡,還喜歡喬裝到國外留學,成為了許多領域的專家,給俄羅斯帶回國外先進的技術。他在俄羅斯推行了西化改革,期望讓國家走出落后和腐朽,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讓男人留胡子,還把一些大臣的大胡子親自剪了~
3
博物館之城:三大沙皇宮殿
圣彼得堡有200多座博物館,其中圣彼得堡的三大宮殿——夏宮、冬宮、葉卡捷琳娜宮內所展示的沙俄皇室生活場景和許多世界級的奢華藏品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三座宮殿建筑分別為黃色、綠色和藍色系,色彩清新、辨識度高。
夏宮
彼得大帝夏宮相當于中國的頤和園,英文都是Summer Palace,它坐落于芬蘭灣南岸森林中,是沙皇的度夏離宮。夏宮因戰爭的勝利和彰顯大國形象的需要而建設,在里面曾舉辦舞會和慶典等重要活動。
夏宮的整體結構分為宮殿、上花園和下花園,宮殿前是大規模的“大瀑布”噴泉群,據說參照凡爾賽宮建造,夏宮也因此被譽為“噴泉之都”。可惜來的時候是冬天,錯過了壯觀的景象。
噴泉群中間分布著三十七座金色銅像,看上去一點時間的痕跡都沒留下。
夏宮里面不允許拍照,可以專心欣賞里面的展品和聽解說。
下花園有成片的樹林和許多小雕像,沿路可以一直走到波羅的海,冬天時候看上去就是一望無際的冰面。想象沙皇在夏天的時候在華麗的宮殿里舉辦宴會,出門可以欣賞壯觀的噴泉群,又能散步到波羅的海邊看星星,太愜意了~
冬宮
冬宮和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并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它是俄羅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而葉卡捷琳娜二世和彼得大帝是唯二能被尊稱為'大帝'的人。在19世紀中期,圣彼得堡除了教堂以外的建筑都不得高于冬宮。
宮殿前的冬宮廣場,中間豎立著紀念拿破侖戰爭勝利的亞歷山大柱,宮殿對面是半環形的舊參謀總部大樓。
冬宮內據說有1000多個房間,開放的展廳就有350多個,全都游覽一遍估計要走上30公里!一定要跟緊講解員,不然不小心就迷路了~每個房間的裝飾看上去的感覺基本都是精致、氣派、華麗、土豪的巴洛克風格。
約旦階梯
徽章大廳,最大的房間之一
寶座廳
榮譽大廳,展示了許多赫赫戰功的將領畫像。
畫像廳,冬宮的著名畫像藏品中包括達芬奇的2幅真跡。
孔雀石廳,有一座金色的孔雀機械大鐘,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寵臣獻給她的禮物。在整點的時候,大鐘將響起悅耳的音樂,孔雀開屏,周圍的其他小動物也做出各自設定的動作。下面可以戳視頻~↓
雕塑廳
埃及廳
冬宮廣場的夕陽
葉卡捷琳娜宮
葉卡捷琳娜宮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所建造的,建筑風格體現了女性的柔美清新。彼得大帝的一生都比較節儉,而葉卡捷琳娜大帝則十分追求奢靡的生活。在葉宮中最著名的收藏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琥珀屋,房間內的墻壁都是一顆顆琥珀的拼貼畫構成的,它在二戰中被偷走,現在能看到的是復原版,是葉宮唯一不讓拍照的房間。
和冬宮相似,葉宮的入口處也是白色的大階梯
墻面上裝飾了許多大鏡子的接待大廳,是接待賓客和娛樂的場所。
葉宮內的宮廷服飾展覽
墻角像青花瓷一樣的是取暖的壁爐,和西式裝飾搭配在一起還挺特別的。
由珊瑚和象牙制作的國際象棋
宴會場景的再現
天花板上的繪畫
綠色系的餐廳,點綴粉色的裝飾,很女性化的風格。
臨近出口的皇室生活展覽
在葉宮花園里逛的時候下起了小雪,落在羽絨服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片雪花的形狀~
4
著名教堂
除了要塞中的彼得保羅教堂之外,圣彼得堡還有一些比較著名的教堂建筑~
滴血教堂
滴血大教堂,這個教堂的名字是為了紀念亞歷山大二世在這個地方遇刺身亡。多個彩色的洋蔥頭屋頂體現的是在莫斯科常見的典型東正教建筑風格,外墻是馬賽克壁畫裝飾,整個教堂就像色彩繽紛的積木。
伊薩基輔教堂
又稱圣伊薩基耶夫教堂,世界上最大圓頂建筑之一,它被認為是僅次于羅馬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的世界第三大教堂。教堂的四周各有16根巨大石柱,體現了俄羅斯晚期古典主義建筑風格。
教堂前方是“十二月黨人廣場”,原名為“元老院廣場”,為了紀念1825年的十二月革命而更名。廣場上屹立著著名的彼得大帝“青銅騎士”雕像,文章開頭摘錄普希金的抒情詩就叫做《青銅騎士》。
喀山教堂
喀山大教堂,參照古羅馬圣彼得教堂建造,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存放著東正教圣物“喀山圣母像”。教堂最大的特色就是由94根圓柱組成的半圓型柱廊,要手機全景才可以完整拍全。
我們去的時候教堂內部正好在舉辦宗教儀式,唱詩班隱藏在樓上的小平臺,空靈的歌聲就從上到下在教堂內部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