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時期,曾出現一個仗義宦官。此人和寇準謀變,另立新君,鏟除奸賊,事敗之后他一人承擔責任,不連累寇準,也不連累任何人。這樣的宦官,在宋朝很少見,在其他朝代也很少見。
這個宦官名叫周懷政,是宋真宗的近侍。宋真宗得病的時候,怕自己一病不起,曾躺在周懷政腿上,說自己打算詔命太子監國。因為寇準酒后走露了消息,被皇后假傳圣旨罷了相,而這些宋真宗并不知道。
周懷政得知宋真宗有意讓太子監國,而寇準卻因此事被罷相,他便找到寇準商議說“監國不成,不如請太子受禪。”他的意思是直接讓太子繼位,另立新君。寇準聽后連搖手,說:“內劉外丁,權焰薰天,談何容易?”寇準的意思是,宮中有劉后,宮外有丁謂,讓太子繼位之事辦不成。
大圖模式 周懷政恨劉后亂政,更恨丁謂專權。他憤怒地說:“劉可以關,丁可以殺,寇公可復職為相,這事由我去辦,辦成了大家受福,辦不成我一人受禍,決不連累你!”說完,周懷政就走了。
周懷政走了以后,寇準閉門不出,暗中打聽宮中消息。周懷政畢竟勢單力孤,他想把劉后關起來,殺掉丁謂,哪那么容易?宮中耳目甚多,周懷政謀變之舉未能得懲,被抓捕入獄。寇準聽說后,感到要大禍臨頭。
大圖模式 又過了一天,寇準聽說審問周懷政的是曹瑋。寇準坐立不安,怕自己被周懷政連累。誰知曹瑋是個正直之人,不株連其他人,只問了周懷政的罪。周懷政也說是自己的主意,沒跟任何人商量。于是,周懷政一人伏法,寇準沒受到牽連。像周懷政這樣的宦官,歷史上著實少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