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母親薄太后與她的南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薄太后南陵,位于陜西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鳳凰嘴霸陵南4.5公里處。
薄太后是漢高祖劉邦的妃子,人稱薄姬。她是漢文帝的生母,尊稱薄太后。薄太后的故事很有意思。據《史記·外戚世家》,薄太后是個私生女,她的父親姓薄,是今天蘇州人(吳地),與原魏王宗室女魏媼私通,生了薄太后。
(薄太后,劇照)
薄太后早前并不是劉邦的妃子,而是魏豹的女人。
魏豹為秦末群雄之一,早期投奔陳勝,后來自立為魏王。薄太后母親魏媼想攀富貴,女兒又被魏豹睡過了,干脆將女兒送到魏王宮中。
因為薄太后,魏豹得罪了劉邦。咋回事?
一次魏媼帶著薄太后到會算命的許負住所,請她面相。看了薄太后的面相后,許負告訴魏媼,你的女兒“當生天子”。許負什么人啊,在中國民間有“第一女相師”之稱,她的預言神準。魏豹聽說后,高興壞了,以為自己有皇帝命。
但他哪里想到,薄太后是替劉邦生天子!
在楚漢相爭中,魏豹后來漸漸與楚王項羽聯合,自立一方。后劉邦派曹參等人襲擊俘虜了魏豹,把他的魏國改作郡地,薄太后則被罰作劉邦漢王織造府的織工。
魏豹死后,有一次劉邦來織造府,看見薄太后有姿色,便將她詔入后宮。劉邦后宮美女如云,薄太后進入后宮后,劉邦就將她忘記了,一年多也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
薄太后想到了同在后宮中的閨蜜管夫人、趙子兒,請她們牽線搭橋,劉邦這才召見了薄太后,上了她的床。薄太后也會來事,討好劉邦,說她昨天夜晚夢見有條龍盤據在自己的肚子上。劉邦一聽,說這是顯貴的征兆,于是逢場作戲,和她有了一次床第之歡。
這可不是瞎編出來的,記載于《史記·外戚世家》。兩人原話是這樣的——
薄太后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
高帝曰:“此貴征也,吾為女遂成之。”
(漢文帝 劇照)
哪想僅幸這一次,薄太后便懷上了,生下了龍種,這就是后被劉邦封為代王、后繼大位的文帝劉恒。
自那次“一幸”以后,劉邦又將薄太后忘記了,薄太后很少能見到劉邦。但薄太后因禍得福,劉邦死后,皇后呂雉專權,開始整劉邦生前的寵妃。如戚夫人一類,都被呂雉幽禁了,戚夫人還被弄成了“人彘”,慘死廁中。
薄太后因為被劉邦冷落,人品又不錯,呂雉放過了她,得以出宮,跟隨兒子劉恒到了代王的封國。
呂雉死后,大臣們商議擁立新君,全都痛恨外戚呂氏勢力,最后一致決定,迎立代王劉恒為新君,大家認為薄太后仁慈善良,兒子也不會差。就這樣,劉恒當了皇帝,史稱“漢文帝”。
至此,真如許負所言,薄太后的兒子當了天子。母以子貴,薄太后被改封號為皇太后。
薄太后在漢文帝死后兩年去世,安葬在南陵。
南陵在哪?據《史記索隱》,“在霸陵南十里”,正因為在霸陵之南,所以才稱為“南陵”。在當時,此地叫少陰,位于長安城東滬水東的東原上。至今,南陵仍有很高大的封土堆,呈覆斗狀,高達30米。
薄太后是劉邦的后宮,兒子又做了皇帝,以皇太后之身,按道理應該葬在長陵附近,但薄太后不想葬得太近,因為長陵旁邊還有呂雉陵,薄太后不想與這個狠毒的女人為鄰,于是特地為自己單獨起建陵墓,遠離長陵,而是靠近兒子劉恒的霸陵。
(劉邦長陵與呂后陵)
南陵為什么會選在這兩邊不靠的地方,用薄太后自己的說,這是——“東望吾子,西望吾夫是也。”
因為離霸更近,而陵主與陵主的關系緊密,文物保護上將南陵也歸屬于霸陵陵區,成為全國文物保護單。
薄太后死后有許多人陪葬,南陵周邊有不少陪葬墓。1975年在南陵西北方向,便考古發掘出了20座陪葬墓。
2017年至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一直對霸陵陵區進行考古勘探,在薄太后南陵西側、江村大墓東北和西南區域進行發掘,取得了重要成果,被列入2018年中國考古重要發現。
(南陵附近發現的道路)
僅在薄太后南陵西側外,發現了外藏坑3座。3座外藏坑均為西端帶斜坡道的東西向長方形坑穴,在距地表5-7米的地下。
這么淺的埋葬,給盜墓者帶來了機會。從西晉時,盜墓者便盯上了這里(詳情見《此皇帝創有別秦陵的帝陵模式,意欲反盜墓,最新考古發現可能錯了
》一文)。1980年代以后,現代盜墓者又盯上這一帶。一有機會盜墓者就來盜挖,即使后來有專人看護,盜墓者照樣光顧,方法更巧妙,行為更隱蔽。
(文管員在陵上巡查)
據當地文物部門透露,這里的盜墓活動往往團伙作案,不論是技術還是工具都非常專業,一般都使用爆破方法打盜洞,于夜里通過便攜發電機現場供電作業,用鼓風機往洞下送氣、換氣。
他們很狡猾,善于偽裝。附近的看護員帶狗,田間一有人狗就會狂叫。怎么辦?盜墓者會給狗“下藥”,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藥,狗吃后就叫不出來了。還有的則直接將狗藥死。
(陵區看護狗)
(陵區看護狗)
選擇的盜墓時間也有講究,如在快過年時、莊稼長起來好隱身時動手。2001年10月夜間的一次盜墓活動,盜墓者便利用高粱作掩護,接著以前未得手的舊盜洞往下挖,成功挖到隨葬品。并且多次進口盜洞,先后盜出了200多個陶俑等隨葬文物,后被警方破獲。
2014年1月28日,當時已是臘月二十八,就要過年了,一伙盜墓者在后半夜里動手,被看護員的狗發現了,狗一通狂叫,把盜墓者嚇跑了。
第二天當地的狄寨派出所民警來看現場,發現已挖出了不淺的盜洞,盜墓工具都扔在洞底。而這伙人在作案前幾天來踩點,裝著在麥地里“攆野兔”。
(出土陶俑)
陜西文物考古研究院組成的考古隊,一直在霸陵陵區被盜嚴重的地方作勘探發掘,對盜洞、盜坑進行清理。發掘中發現,有的地方盜洞很密集,最多一個地方竟然發現了11個盜洞。考古人員發掘后才知道,這是一個隨葬坑,里面隨葬品豐富。
現在國內不少考古隊也聰明,跟著盜墓者的足跡走,做搶救性發掘,保準不會搞錯。發掘時選擇有盜洞的地方挖探方,下面一般都有東西,而且,被盜越嚴重的地方下面越有東西。
(隨葬坑上盜洞)
(注,部分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