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尊稱為“ 進城務工人員”,是指那些戶籍地在鄉村,以非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的進城打工勞動者。進城后的農民工,因種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不可能搶占城市人已經非常緊俏的工作,只能去做一些重體力且臟亂差的工作,多數人還是以工地打工最簡單最適合。藍領, 西方舶來品的稱呼,因多穿藍色工作服而得名。主要指從事體力勞動的產業工人,靠支付自己的體力來獲取報酬,建筑工人、鋼鐵工人、紡織女工、家電制造工人、水電管道維修工、裝修工人、卡車司機等職業是藍領的典型職業。農民工與藍領并沒有嚴格的劃分標準,但兩之間確實存在著明顯差別。
農民工與藍領
一、社會地位農民工,工地上的打工者,最好聽的名字就是“進城務工人員”。眾人皆有意地規避了打工的字樣,生怕觸動了農民兄弟的軟肋和痛處。其實,按照城里人的觀點,一直在用“ 有色眼光”看待農民工,對于農民工的粗俗做法和骯臟習性很不適應。雖然農民工給城市居民帶來便捷的生活服務及享受,將城市人原本就不愿意做的臟亂差工作均承擔了過去,但城市人對于農民工的一些丑惡表現,還會投以厭惡的眼光。 城市人心目中農民工,也就只比流氓高一等。
一直在用“有色眼光”看待農民工城市人更愿意高看農民一眼,因為農民朋友們的辛苦付出,用自己的勤勞和汗水,給城市居民帶來糧食、蔬菜、肉食、水果等農副產品,真正體現了農民兄弟們養活了全體城市人。因此城市人非常感激農民的辛勤勞動,很容易原諒他們在城市中所表現出的不良習慣,但是城市人卻并不會包容農民工的不良風氣。而藍領,特別是工廠里的工人,那叫工業化文化打造出來的技術工作者。藍領給人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很有正規軍的作派樣子。工作踏實認真,起碼受過比較正規的職業訓練和技能培訓,富有強烈的專業精神,并且與藍領自己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形象非常貼切。沒有高大上的花哨,也沒有不實用的虛假,真正體現出來的就是耐用,實用、可用,好用,價格便宜,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由此可見,農民工與藍領,社會地位顯然不同。
工業化文化打造出來的技術工作者
二、薪水保障由于工作性質的不同,工地上出大力氣的農民工,按日結算,很可能掙的錢要比在工廠里的藍領多。而藍領所能拿到的只有基本工資加獎金,算下來也許會遠遠少于農民工的累計日薪。但這里要并沒有考慮到以后的問題,藍領拿到手的只是工資的大部分,還有一部分將轉化成五險一金,待退休時會收獲到一份真正的生活保障。藍領的工資基本能保障按月發放,只要工廠不存在倒閉問題,基本生活費都會有保障。另外作為藍領,自己心里也有底氣,因所工作單位擁有大量的固定資產,這些固定資產的殘余價值內,都會飽含有藍領的一份信心。而建筑工地上的工資卻無法及時保障。因為樓盤是開發商的,材料是供貨商的,設備是建筑商的,農民工只有空空的兩只手,工地上的所有一切都與其無關。為什么工地總會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農民工手中沒有任何的可控東西。除了空留一把子力氣,什么也沒有掌握到農民工自己的手中。以致于出現資金緊張問題時,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工首當其沖,完全由包工頭,建筑商和業主任意拿捏。一旦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個人渴望要回所付出的辛苦錢則非常困難, 經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農民工工資
三、吃住條件呆在工地上的農民工,吃住條件就不必多說,想必大家都會明白,有些人還經歷過切身的體驗。哪果一切都以最省錢為最終目的,那么能保證吃飽飯就足矣,還奢望什么幸福指數?過于空洞且無聊了。工廠食堂的飯菜,雖然不一定滿足所有人的胃口,也許不便宜,但有一點可以保證: 飯菜的質量絕對沒有問題。食堂吃得不一定順口,價格或許會高一點點, 但食堂的飯菜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因為有管理部門和專門人員會隨時監督食堂的飯菜,確保工廠藍領的飲食安全。 吃好不容易做到,要吃得放心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要吃得放心才是最關鍵的問題新建的工廠與工地相比截然,不同,當初在做廠區建設規劃時,一定會周全考慮到工廠的生產能力和招收工人數量,必須要提前謀劃并準備好工人的吃住行之類問題。對于建設投資巨大的工廠來說,建設職工宿舍和食堂這點投資根本不算問題。何況就算工廠不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審核工廠建設規劃設計時,有關管理部門也不會同意。有人監督管理的吃住條件,注定不同于雜亂差的工地。
四、工作安全性工地上農民工的安全性與工廠藍領相比,可謂有 天地之差別。1.農民工在工地上打工危險系數特別高,受傷幾率遠高于工廠。雖然現在工地管理比較規范了,各項安全措施與安全設備都有保證。但農民工因自身知識水平低,很少有人會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無知者無畏,還有人窮不惜命的緣故,農民工有時會為了取巧或方便自己,完全不在意安全事故隱患問題。為搶工期,為掙大錢,多數情況下會采用蠻干的工作方式,不忌諱什么危險的工作,只給錢什么都敢上去做。在工地上存在著高空作業、交叉作業,總會遇到各類危險的安全隱患問題,工作時間長了,稍不留神就會產生設備損壞或者人身傷害。
稍不留神就會產生設備損壞或者人身傷害2.工廠內的安全管理機制則不同。就算工廠管理層漠然安全工作,從來也不關心、不在意安全問題,但是府機關和上級安全部門也一定要督促工廠嚴格規范安全管理工作。每年都要組織開展多次的安全大檢查,將有力促進工廠的安全管理防范意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增加安全防護設施,必將有力保障工廠設備安全和職工的人身安全。有外人監督檢查的安全管理,安全可靠性肯定要好過工地上私自制定的混亂安全管理。
有外人監督檢查的安全管理工地上的農民工在冒著生命危險掙錢,而工廠里的藍領卻在有效的安全防護下瀟灑拿錢。前些日子瘋傳的“白安全帽撞不過紅安全帽'問題,足以證明工地上安全性非常差。工地和工廠兩者的工作,不僅勞動強度差許多,而且兩者之間的工作心態也絕然不一樣。
五、管理水平工地上的農民工,基本上缺乏有效管理,親情紐帶有關系代替了嚴格管理。工地上的大多數農民工,均來自包工頭的親屬或鄉鄰, 這種依靠親情紐帶聯系的管理絕對不是正規的管理,而且也不會存在高效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相對于好管理的親鄰,那些少部分來自社會上臨時招聘的閑散人員,自身防護意識更差,個人的性格更倔強,不服管的人比比皆是。因錢而臨時聚在一起的打工者團隊,根本不存在什么企業文化之類的凝聚力。除了靠錢來激勵大家努力干活外,無法談論團隊奉獻精神和團隊凝聚力。如此烏合之眾,想要打勝仗,純粹做夢。
烏合之眾而工廠則不然,當前企業文化的發展已經納上企業正軌工作。所有的企業都在用心打造自己的文化氛圍,為了要凝聚全廠職工的力量,自發地傳播正能量,激勵職工們的上進心,凝聚企業的自豪感,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奉獻個人的微薄力量。企業文化的熏陶侵染和引領作用,將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越發強化,企業文化的效用會發揮的越來越明顯。依托于企業文化基礎上的管理,那是高效的管理。工廠都會建立一套自己的管理體系,并嚴格按照管理要求來約束包括管理層在內的全體員工。這套完整規范的管理標準,會逐漸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企業規矩。這種管理體系或規矩會嚴格約束著管理層依規管理,職工們則依規做好本職工作,長期下來,管理體系會越來越健全,也會越來越適合企業的發展需求。對于工地和工廠來說,有規矩的嚴格管理,遠勝一切肆意妄為的隨意性指揮。
有規矩的嚴格管理,遠勝一切肆意妄為的隨意性指揮。
六、未來發展農民工,作為工地上的打工者,因為初始學歷不高、技術水準低,有時弄不明白圖紙,搞不懂工作流程,只能做些簡單且重復性的體力工作,而且還以超強度的重體力勞動為主。年紀小時身體有基礎,還可以吃苦受累承受下來。一旦上了年紀,年老力衰,后繼無力,則很難適應長時間在工地復雜的工作環境下工作, 被工地所拋棄是早晚的事情。藍領,呆在舒適的工廠內,多數人在上崗前要經過技能的培訓,多少能學到些新技術、新本領。就算沒有新技術可學,做流水線上的工作也會有工作經驗收獲,稍微用心就會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僅憑這一點熟練的技能,今后再找類似的工作也不用犯愁,不離開企業也能安心地工作到退休。如果自身還有一門精湛的新手藝,作為純正的技術工人那可能會前途無量,大國工匠可沒有強調必須大學本科畢業。
前途光明,未來美好工廠里的藍領,前途光明,未來美好,遠勝于前途暗淡的農民工。
以上六點,進城務工的農民朋友們,相信已經清楚了解到農民工和工廠藍領的區別之所在,今后該如何進行選擇,想必心中會有個明確的打算了吧?
都能享有一份自豪驕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