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后,小寶寶會在媽媽的肚子里,會生活十個月的時間,發育成熟之后,才會呱呱墜地。胎兒和媽媽之間,隔著一層肚皮,所以媽媽不能看到寶寶的發育狀況,所以很多媽媽在整個孕期,都會憂心寶寶是否發育的健康。其實胎兒發育得好不好,和孕期媽媽的一舉一動有非常重要的關系。
而且胎兒在媽媽肚子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了,當然也有醒著的時候,就是媽媽能感受到胎動的時候。而且對于寶寶來說,在睡眠過程中,生長激素才會分泌增多,才有利于胎兒的發育。也就是說在胎兒睡覺時,媽媽盡量不要打擾到胎兒,以免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那么,胎兒喜歡在這兩個時間點睡覺,對發育好,希望孕媽別打擾!
1、吃完飯后1小時
到了懷孕四個月左右時,媽媽就能感受到胎動了。而且很多媽媽會發現,胎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媽媽發現胎動漸漸變少,那么很有可能是寶寶已經睡著了,這時媽媽應該配合寶寶,不要打擾到寶寶。
比如說,吃完飯后一小時后,胎動就會漸漸安靜,因為媽媽吃飽了,胎兒也得到了足夠的營養,這時就需要休息了。這時媽媽盡量少劇烈運動,而且盡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一些,有助于胎兒發育。
2、晚上睡覺時
媽媽到了晚上剛躺在床上時,自然就會感覺到胎動比較頻繁,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媽媽吃飽后,寶寶也吃飽了,活力自然會比較足,而且媽媽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寶寶身上,因此也會覺得胎動過于頻繁。
等到過一段時間之后,媽媽就會感受到寶寶漸漸安靜下來了,這時就表示她已經進入睡眠狀態了,為了不影響到她的睡眠,媽媽也盡量不要熬夜了,也應該盡快睡覺,對胎兒發育有好處。
孕期十個月的時間,是寶寶發育的關鍵期,為了能生一個既健康又聰明的寶寶,希望媽媽在這兩個時間點,盡量就不要打擾寶寶休息了。對此問題,你是否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也歡迎大家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