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類風濕關節炎對患者生活影響很大。
近幾日,我接連看到三篇相關的文章,療效都不錯,特摘錄如下:
一、在“秘方與高效方的思考”一文中,作者李浩然提到了他治療一例類風濕的一案:
李某,女,74歲,因“咯血一天”入院,既往有肺結核病史,入院后經檢查排除肺結核再發,后予抗感染、止血對癥治療后未再出血,有一天去查房她伸出雙手給我看,訴說疼痛難忍,問我有沒有辦法治療。說來話長,這個病人是我早期一個病人的老伴,當時她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雙膝腫脹疼痛請我針灸治療后,腫脹消失,疼痛減輕。由于上次治療的關系,這次她認為我能夠治療她的雙手疼痛,就請我針灸治療。這個病人既往有多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因子一直200多,從未接受過正規治療,未服用過激素、免疫抑制劑、細胞毒藥物等。
現癥:雙手指間關節嚴重變形,晨僵一個小時,雙手活動受限,每天疼痛難忍,非常痛苦。
治療:用了風濕病專家史鴻濤先生的一首治療類風濕的高效方:
1
當時考慮到黃芪量太大,開始用90g,后逐步加到120g,200g,穿山甲太貴,開始用6g,逐步加到10g,15g。當時記得服用三副后疼痛大減,李和病人的信心都大增,后病人一直堅持服用藥物2個月,手指能逐步逐步握緊(剛開始時,其手指稍彎則疼痛),后服用三七粉調理。后來復診雙手活動自如。
二、在郭永來《杏林集葉》“升陽益胃湯治類風濕性關節炎一例”一文中也記載了一個案例:
2005年6月份,有一姓南的,家住高湖鄉,來買芬必得,言其妻趙xx,患類風濕已五年,各種化驗都作過,一致確診為此病。從患病至今,幾乎沒有間斷過治療。也住過院,中西藥都用過,后因長期用激素類藥,致全身發生腫脹,有人告以不能久服此藥,于是不敢再用。幾年間,凡聽說有什么藥,或偏方,只要能做到的,均試之,始終無效,后來有一種中成藥出,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療效神奇,一次購近千元(一合98元),服后仍無效,逐漸對治療失去了信心。聽別人說:此病為不死的癌證,凡得此病者,只能用藥維持,無法治愈,于是便只用布絡芬,或用芬必得之類藥,服后既能緩解疼痛又能退熱,遂“恃之以恒”了。
現癥狀:一是關節腫痛,以兩膝關節,踝關節為著,足踝和足背,手壓有明顯的凹坑,自述于白天活動后腫脹更為嚴重(下肢也腫),二是雙手指關節變形明顯,三是基本上不能勞動了,就連做飯,也由丈夫代勞(這可能與丈夫體貼也有關)。患者脈弱無力,體虛瘦弱,舌淡苔薄白。患者每天都發熱,熱度在37℃--38℃左右,從早飯后起,至午夜漸止,次日早飯后又開始,幾乎日日如此。服芬必得類藥,則微汗出,熱退的也較快,不服藥則不易退清,或必待夜半后才退。
治療:升陽益胃湯,擬定用量如下:
1
囑加用全蝎,(蒲輔周說:類風濕,關節變形,腫大如桃李,可用蛜(蟲祁)丸。《見醫話.痹證》)。南xx說:家住高湖鄉山區,自己可以捉到活的全蝎,問我可不可以加油鹽煎服。我說:那就更好,但一次不可多服,可用1--2只,一日1--3次,貴在堅持。這樣煎劑中就不加全蝎了。(后來全蝎一直按法吃而沒停,不再重復了)
用上法,斷續服藥(沒能天天服)一個多月,效果比較明顯好轉,疼痛見輕,發熱時退時起,仍不能全清,(布絡芬若停數日就仍發熱)。
2007年,雖然病情已經穩定,我也曾說可以考慮停藥,但患者丈夫說:藥也便宜(每天合計不到一元錢),不讓她停藥。于是患者又堅持服了一年。07年末,南xx來送地瓜與我,表示感謝,說:一年來妻子病情穩定,現在已能到山上替他牧羊。
三、王幸福《醫燈續傳》“通絡解毒忍冬藤”一文:
柳某,男,62歲,原青海省某銀行黨委書記已退休。患類風濕關節炎已六載,手如雞爪,緊縮不伸,關節疼痛,行動不便,倍覺痛楚。
刻診:除上述見證外,脈滑實有力,察其舌質紅絳,苔厚膩,飲食一般,小便黃,大便稍溏。現在主要是手關節疼痛難忍,化驗血沉偏高,吃了一周西藥痛勢未減,故求助中醫。前兩天吃了一老中醫的三付藥不但未見痛輕,反而更重。拿出方子我一看,凈是一些大熱藥,川烏草烏附子細辛蜈蚣全蟲小白花蛇之類,明顯的藥用反了。此為濕熱郁積,毒氣浸骨。
處方:三妙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
1
一周后,復診痛輕,腫退,血沉降至正常。效不更方,守法加減又三十劑病愈,留手指變形,配朱良春老中醫益腎蠲痹丸善后,半年后十指屈伸自如,恢復正常功能。
以上三個案例,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案例三取效更迅速些,案例二時間偏長,案例一是風濕名家史鴻壽的方子。前兩個醫案從藥方上看,黃芪用量都比較大,其他的還有……還有……我還看不出來看官們自己分析吧。風濕引起的關節變形,只能通過藥物恢復功能,變形手指無法恢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