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全球僅有的兩個具備載人登月計劃的國家,中美兩國的載人登月工程一直備受矚目。美國的阿爾特彌斯計劃自2017年被特朗普正式批準后已經日漸成型。而中國也在按照自己的步伐穩扎穩打地推進著自己的工程進度。雙方雖不構成直接的競爭關系,但我們仍然可以將雙方的運載火箭和飛船放在同一尺度下進行比較。從運載火箭方面看,目前規劃執行阿爾特彌斯1無人飛行任務的運載火箭是SLS Block1型。在當前技術狀態下,其擁有最大27噸的LTO運力,LTO運載系數約1.03%。與之相比,根據之前龍老演講中給出的數據,當前規劃中的921運載火箭(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擁有最大27噸的LTO運力。根據2211噸的起飛重量進行簡單計算,可得LTO運載系數約在1.12%左右(并不準確,僅供參考)。從當前構型的運力上來看,二者差距不大,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如果921今后能夠拓展可回收能力,那么在成本控制方面將大大優于SLS。但SLS后續拓展型號的運載能力將大幅超越921,要達到與SLS block 2 cargo相同級別的地月運載能力,就要等待更為強大的長9了。
再來看載人飛船。無論是獵戶座還是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都采用了類似的兩艙布局結構。除去逃逸模塊的情況下,獵戶座飛船本體重約23噸,而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重約21噸。獵戶座最大載員6人,而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則可達到7人(但在執行月球任務時一般不會按照滿員搭載進行飛行)。在阿爾特彌斯任務中,與獵戶座搭配使用的還有臨時低溫推進級ICPS,其可以幫助獵戶座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與之相比,根據油管大佬Scott Manley的分析,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ΔV比獵戶座本體更大,能夠支持其僅依靠自身動力從近地軌道前往地月轉移軌道。
無論如何,重返月球是當前人類的共同期待。無論是美國的阿爾特彌斯計劃也好,還是我國的載人登月工程、月球國際科研站計劃也好,都是在為著這個目標而努力奮斗。不管美國方面進度如何,我國都將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地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期待五星紅旗由中國人插在月面的那一天,早日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