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落
隱性抑郁癥病人容易情緒低落,感到悶悶不樂。遇喜事而心不爽,易激惹、敏感多疑、固執,對自己、對生活沒有信心,總是感到不順心,厭惡參加集體活動,喜歡獨處。有的患者有輕度的無價值感,自認為對社會沒做多少貢獻。有時還表現為疲乏無力、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困難、自發言語明顯減少。
神經癥癥狀
隱性抑郁癥病人常伴有較多的神經癥癥狀。主要是疑病癥和強迫癥的種種表現。例如,有時患者會疑神疑鬼,尤其是懷疑自己得了大病,不斷體檢也難釋其疑;有的會有莫明其妙的空虛感、恐懼感、孤寂感和強迫感;有的患者常感生活情趣索然,整日唉聲嘆氣,甚至以淚洗面,反復出現輕生的想法和行為。多數病人往往會被診斷為神經衰弱或神經癥。
軀體癥狀
隱性抑郁癥病人常伴有多種多樣的軀體癥狀。如頑固性失眠及早醒等睡眠障礙,伴健忘、乏力;找不到器質性病變的頭痛、身痛、肢痛、腰痛等;無原因的腹脹、腹瀉、厭食、惡心及胃部不適;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不適,但各種檢查均正常。
微笑型抑郁
這類患者表面若無其事,面帶微笑,甚至給人以開朗、熱情的假象,內心深處感到非常壓抑與憂愁。很多時候,他們的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于“工作需要”、“面子需要”、“禮節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等等。他們可能早上還有說有笑,下午就割腕自殺,讓家人和朋友感到非常費解。微笑抑郁常見于那些學歷較高、有相當身份地位的白領女性,特別是高級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員。
嗜睡型抑郁
癥狀出現時表現為嗜睡,黑天白天連著睡也睡不夠。開始睡兩三天癥狀消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越來越明顯,睡眠時間越來越長。這種嗜睡其實是潛意識里對現實的逃避。
激越型抑郁
容易動怒,芝麻小事可大發雷霆,給周圍人的感覺是像變了一個人。其實,容易動怒和激怒是一種痛苦和壓抑的釋放,有時是一種尋求幫助的呼叫,其本質仍然是情緒低落,同時反映了抑郁癥患者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力求擺脫的心態,有時也是一種對憂郁情緒的掩飾。
疑病型抑郁
患者常訴身體肌肉痛、頭痛、背痛、胃痛、心慌、神經衰弱、小便頻密和睡不好等,經過各種檢查卻沒有大的器質性病變。實際上,這類患者在不自覺地設法以肉身的痛苦來代替精神的痛苦,希望借此博取家人及醫生的同情與關注。
男孩子在10歲至20歲之間,思想最為活躍,生性最為活潑。正是因為他們的活潑好動,掩蓋了這個年齡段大男孩的抑郁現象,因此稱它為“隱形抑郁”。一般來講,青春期的男孩兒都抑郁。有資料顯示:從13歲到18歲,有15%~20%的青少年,會在某一段時期內受到應激、憂郁、注意力渙散、無用感、無力和乏味感,以及自殺情結的困擾。
十幾歲的大男孩,就受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影響,將自己的“弱點”隱藏起來,使自己看起來更加有力量、有能力,進而達到男子漢的標準。但當男孩子覺得焦慮,感到悲傷或者無助時,他可能就把自己的狀況判斷為缺少能力,并感到恥辱。結果,他就會努力向外人隱藏自己的這個“弱點”。盡管這些大男孩在家長、老師們面前表現得很陽剛,很成熟,但是,他們內心深處都有一種不可否認的“隱形抑郁”。
當了解到青春期的大男孩這一生理特性以后,家長或老師就應多留意、勤觀察,主動與他們進行私下交流,不要在眾人面前“撕破”這些大男孩的堅強面紗,這樣才不傷他們的自尊,并且能起到對癥下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