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體抗炎藥
主要是消炎鎮痛的作用,適用于髕骨軟化的急性期止疼消炎。
“跑偏”一詞,本是東北方言,指事物或動作沒有按照預定的想法或軌跡進行。
除了褲子可以穿跑偏,骨頭也可能跑偏,就比如我們的髕骨(俗稱:膝蓋骨、磕膝蓋……)。
髕骨的運動軌跡是什么?
為什么它跑偏了關節一彎曲就疼?
當膝蓋彎曲時,髕骨在股骨的髁間窩里滑動,一般不會出現什么癥狀。但有些人的髕骨沒有在這凹槽里運動,而是有點跑偏,甚至完全跑到股骨髁間窩這個凹槽之外,在醫學上稱之為的髕骨的脫位或半脫位。
當髕骨出現脫位或半脫位,就好比是火車離開了軌道,加重了髕骨內側面與股骨的表面的磨損。當磨損達到一定程度后,膝蓋一旦下蹲、上下樓等彎曲的動作就會出現疼痛。
為什么會出現髕骨脫位?
自己怎么判斷?
有些人,髕骨先天發育的位置不正常,或髕骨的大小和股骨的“凹槽”不匹配,所以出現一種“不合槽”的摩擦。
① 膝蓋過度的屈膝運動,比如:經常爬山、爬樓梯;
② 陳舊性外傷:比如之前扭傷、碰傷過膝關節,導致關節周圍的韌帶(筋)撕裂。髕骨在減少韌帶把持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跑偏;
需要如何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
主要是消炎鎮痛的作用,適用于髕骨軟化的急性期止疼消炎。
軟骨營養藥
主要指氨糖類軟骨營養藥,這種藥物起效很慢,需要長期服用。
超短波:通過高頻的電磁場達到消炎目的
中低頻電療:通過改善細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循環
蠟療:促進局部發熱、血液循環
具體的治療方法、用量需要聽從專業理療醫生的安排。家用的理療儀器也都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相對差很多。
有很多膝關節的髕骨固定護具可以有效的糾正髕骨的脫位和半脫位,糾正髕骨外移,維持髕骨的穩定。有的患者帶上以后當時上下樓梯膝關節疼痛就會消失。
股四頭肌力減低和髕骨脫位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以加強股四頭肌的肌肉力量,恢復膝關節的穩定,是治療髕骨軟化癥的核心。今天,為大家推薦兩個康復鍛煉的動作:
抬腿練習
仰臥平躺在床上,先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之后抬起腿,大概抬到腳后跟離床面15厘米左右的高度。注意一定要膝關節伸直。練習一段時間之后,力量提高了,可以改成坐位練習。就是坐在床上坐直上身,然后再直抬腿。因為坐起來之后髖關節屈起來,髂腰肌放松了,不參與收縮,不幫股四頭肌的忙了,所以也就更累,對大腿前側的肌肉練習得也就更好了。
靜蹲練習:
雙足分立與肩同寬,足尖與膝關節正向前,上體正直靠于墻面上,重心落于足跟。膝關節在垂直方向上不能超過足尖,屈膝角度不能大于90度。保持此姿勢至力竭,休息10秒再反復進行,連續10次/組,2-3組/日。簡單的說,就是后背靠墻練習“扎馬步” !。
這些練習都要循序漸進,從少至多、從易到難,從靜止姿勢的靜力練習到運動中的動力練習、從簡單動作到復雜動作。上面介紹的只是最簡單易行,最安全的基礎練習。因為過多過度的練習,不但不能緩解癥狀,甚至還會加重軟骨的損傷。所以沒有專門的指導,還是不要自己盲目練習的好。
此外更為重要的就是日常生活活動的調整,不能因為怕疼就一點兒都不動,更不能覺得只要是練習就比不練強,咬牙忍著疼痛使勁去練。因為運動不足和運動過度都會適得其反,是會加重病情的!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