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保健品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如:近年來很火的“益生菌”,不僅活躍于保健品行業,也是日常食品的一大亮點,但它真的有那么多神奇的功效嗎?
益生菌,是一類對人體有益的、能改善人體的微生態平衡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但也存在于口腔、食道等處。
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的發生,人體中的益生菌會逐漸減少。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的有益菌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減少到15%,而癌癥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比例只有10%。進一步說,益生菌與人體健康甚至壽命都密切相關。
益生菌能在胃腸道內可產生消化酶,輔助消化吸收,從而提高食物的消化率,生物利用度,營養物質的吸收。也能緩解乳糖不耐癥、阻礙有害微生物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正常人體中有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者保持平衡,且有益菌稍居多,處于主導地位。但當菌群紊亂時,有害菌過多,中性菌會轉變為有害菌,有益菌若得不到補充,會越來越少,導致疾病。
研究證明,益生菌產生大量的維生素,如:B1、B2、B6、泛酸、維生素K等,同時能產生短鏈脂肪酸、抗氧化劑、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對骨骼成長和心臟健康有重要作用。
有益菌不僅能遏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長,還能清除有害菌產生的毒素,甚至殺死抗藥性細菌,更為關鍵的是益生菌能參與70-80%的免疫反應作用,以刺激巨噬細胞,激活細胞因子,提高免疫力。
腸道中的益生菌最多,它能粘附并定植于腸壁,形成生物屏障,從而改善腸道微環境,修復腸粘膜,促進腸蠕動,加速腸道代謝物的排出,進一步激活腸道局部及全身免疫,且對以下腸道疾病有顯著的治療功效。
腸易激惹綜合征,可以表現為腹瀉,便秘腹痛,腹脹,排氣排便習慣的改變,是常見的胃腸道功能性病變,適當的使用益生菌制劑可以有效緩解癥狀。
對于常見的細菌感染性腹瀉,除了使用抗生素之外,合理應用益生菌制劑是很好的治療方法,在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的同時,維護腸道平衡。
長期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內菌群結構失衡,引起的腹瀉甚至加重病情。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群,從而改善癥狀。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種類繁多,尤其是酸奶等飲料,但補充益生菌需注意什么,有哪些要點?
只有活性益生菌到達腸道后才能發揮其功效。一些益生菌在經過胃酸、膽汁等環境后會失活,也就是失去了功效。
我國乳酸菌標準明確規定酸奶中活菌的數量要達到每毫升100萬個,否則即便喝了酸奶,也無法起到調節作用。
益生元主要包括各種寡糖類物質或稱低聚糖,但不同于益生菌。簡單來說,益生元可以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但并不直接向腸道內輸送活菌。
長期便秘、腹瀉或有慢性腸胃疾病的人群,及常有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營養吸收差的人群。
①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50%以上都有慢性腸胃炎癥狀,加上機體的老化,體內益生菌含量更加減少,數量可能達不到10%,腸胃功能下降癥狀明顯,很容易引發習慣性腹瀉或便秘。
② 便秘人群
醫學上將一周排便少于2次,大便干硬,過程費勁稱之為“便秘”,持續2個月,則稱為“慢性便秘”,年長人群、女性尤多。
③ 生活不規律者
飲食無規律、睡眠不安以及工作原因不能按時如廁的人群很容易產生腸胃疾病,導致排便不規律,常有腹部不適感,腸道代謝物過多,久而久之,菌群失調,引發息肉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