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藥科大學陳衛衡教授
隨著年齡的增長,各部位的功能逐漸衰退,容易造成骨髓丟失,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遺傳因素、外傷后遺癥、寒戰等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通常會出現腰痛、肢體麻木等,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活動困難。那么誰容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呢?
1.職業因素:本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廣泛存在于各行各業,但在勞動強度較大的行業中更為普遍。此外,長時間坐著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患有疾病。例如,駕駛員長期坐著和顛簸很容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2.過度負荷:腰部負荷過重,長時間彎腰工作時,腰椎間盤重量超過100千帕/平方厘米時,需長時間彎曲重量,即造成椎間盤破裂。
3.外傷因素:外傷由于腰椎排列的生理突出,椎間盤厚度薄,當患者在腰部受傷、跌倒、腰部等時,髓核向后運動,并導致椎間盤突出。
中醫認為邪氣是由內虛、氣虛、寒濕侵襲引起的,導致脊髓內外的陰陽不平衡
局部瘀血水濕內停,氣機不暢,失于宣通而形成虛實寒熱夾雜的滯證。下面分享一偏方:
處方:白芍20克,白芥子、桃仁、生地各8克,柴胡、甘草、乳香、木香、枳殼各3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方法: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當歸、紅花、川芎、桂枝、續斷、萆薜各15克,川烏、枳殼、川牛膝各10克,細辛3克,用水泡濕1個小時,裝入布袋,放人微波爐專用的玻璃器皿中,微波爐高火加熱20分鐘,熱敷在腰椎上,藥涼后加熱再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總之發病機理不封閉,氣血瘀阻,無痛苦。腰椎病發作的內因有寒氣、氣血不足,內正氣量不足。所以中藥外敷的方法是非常好的,通過皮膚,有效成分通過皮膚通過焦點,除了休息的一天,以及保護腰部,注意日常生活細節,養成健康和良好的習慣。
注意事項:首先不要貪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會正常神經水腫和發炎,腰部和背部肌肉緊張,整個腰部血液循環下降,神經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強。冷空氣的刺激不利于腰部血液循環。它刺激神經,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加重疼痛。
其次,正確的姿勢應該是直眼、挺胸、直腰、直立腿,而腳之間的距離與骨盆的距離大致相同。站立不宜太長,應適當進行原位活動,龍是腰部和背部活動,以緩解腰部和背部肌肉的疲勞。
最后,飲食要輕,小心油炸食物,多吃高蛋白、低脂肪、高熱量和高纖維素的食物,保證營養,防止便秘。具體腰椎間盤突出的飲食注意事項:
1、飲食應以蔬菜水果為主,疏菜放一點鹽和油煮熟,吃榮喝湯;多喝新鮮的果汁,使腸退內有較多纖維素而保持水分,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因便秘會使疥狀加重。
2、宜適當補充蛋白質,盡量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紀大的患者最好選用脫脂鮮奶或奶粉)、蛋類、大豆粉、動物的肝腎、瘦肉、魚、雞肉等。
3、飲食中注意補充鈣、鎂、鋅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豆類、小蝦米、海帶等,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適省補允動物肝臟,飲食多樣化,少喝可樂類飲料。如果含量少,可適當吃些營養補充劑。
4、宜食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如粗糧、糙米、然麥、海帶、紫菜、黑木革、蘑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