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中國
第一大國際化城市、全國經濟、金融中心
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生活在上海,
我們能切身感受到這里點點滴滴的變化,
經濟發展、高樓疊起、四季更迭、交通便利、人心暖暖
她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每一個上海人的心!
而上海的“子女們”:
黃浦區、徐江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崇明區
虹口區、楊浦區、金山區、奉賢區、閔行區、松江區
寶山區、青浦區、嘉定區、和浦東新區
共16個區
作為上海火速前進中最堅強的后盾,
未來,在上海的帶領下,
他們的發展必定讓全世界矚目!
黃浦江濱江貫通、開發
吹著江風、騎行江邊、欣賞黃浦江兩岸美景,曾是所有上海人的愿景!如今夢想終于要成真了,楊浦、虹口、徐匯、黃浦、浦東新區五區濱江沿岸即將迎來全線貫通~
浦東濱江岸線將在解決貫通問題之后考慮解決功能提升的問題,功能提升當中文化內涵提升是應有之義。
對于燈光,未來黃浦濱江段可能有幾種變化。夏天的時候體現一種冷色調,冬天的時候體現一種暖色調,節慶的時候跟平時10點以后的光線不一樣。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感覺。
徐匯濱江貫通工程將全力投入沖刺工作,確保12月底實現龍騰大道全線貫通,盡快呈現一條世界級濱水岸線。
楊浦濱江位于上海黃浦江岸線最東端,是上海濱水“東大門”,串連起楊浦百年工業博覽帶,保護保留了大批場地上的工業遺存,可以說是很有老上海歷史底蘊了。
虹口重點打造的北外灘濱江貫通工程,6月底基本實現貫通,7月1日已向市民開放。未來準備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打通整個濱水區域,形成一個濱水慢行系統,一步一景。
交通
在上海這座城市
軌道交通就如大動脈一樣連接起整個上海
好消息是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上海就有三條軌道交通將投入使用
↓↓↓
而上海的每個區都不甘示弱
無論在軌道交通還是公路建設
都在全方位的解決市民的實際需求
崇明人民終于看到了軌道交通的希望,目前崇明軌交站點已經初步確定,力爭2018年底開工建設!
而且,崇明巴士1號線已于11月份通車,讓崇明西部地區市民一站式直達市區的夢想終成現實。
普陀
目前普陀全區有33條斷頭路,計劃啟動19條道路辟通工程。跨蘇州河橋梁17座,規劃研究增加9座,“十三五”期間實施2座。
在現有5條軌道交通(3、4、7、11、13號線)的基礎上,將再增加14、15號線。未來還有北橫通道、快速化改造后的武寧路,老百姓出行狀況明顯改善。
田林路下穿中環線地道新建工程,西起古美路,東至桂平路,設計時速40公里/時。預計到2019年,田林路將不再“斷頭”。
17號線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車試運營,青浦專門做了公共交通和17號線主干線對接方案。圍繞主線,有六七十條支干線做了調整,今后交通的通達性、便利性更強。
預計到2020年12月,楊樹浦路改擴建工程將正式完成,屆時困擾大家出行的問題、矛盾將得到緩解。
隨著虹梅南路高架今年9月通車,從奉賢到徐家匯最快20分鐘可達。上海第一條快速公交BRT也即將通車。
軌交5號線南延伸段有望2018年年內開通試運營。奉賢區境內規劃8座車站,其中地下車站4座,高架車站4座。
軌交9號線與未來規劃的新軌交線將與松江的有軌電車等“四網融合”,方便市民換乘。
松江的公路網在拓展延伸:東西向的滬松公路會延伸,運量會極大提升;南北向的嘉松公路、嘉松南路也會進行延伸。此外,松江樞紐將把滬蘇湖高鐵、滬杭高鐵連接起來,成為上海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為了改善虹口南北向的交通,將辟通曲陽路,通行時間預計可以壓縮一半;
為了讓虹口東西向的通行更加順暢,將拓寬海倫西路。這兩項工程都列入市級重點工程,預計2-3年內可實現通車。
▲拓寬后效果圖
虹口已經有了5條軌道交通線路,規劃中還有2條線路:19號線(2020-2025)縱貫虹口南北,通車后從北向南只要20分鐘;20號線(2020-2030)將方便虹口北部地區市民的出行。
▲虹口足球場站
靜安正在建兩個新的通道,一個是北橫通道、一個是南北通道。其中北橫通道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疏導天目立交橋交通。
而在南北高架兩邊,建設一些平行的疏解路。今年7月1日南北通道一期從寶山到中山北路這一段已經開通。
現在正在建設二期,就是中山北路到新客站北廣場,年底即將開工,計劃兩年之內建成。
閔行除了軌交15號線正在建設以外,未來還有23號線:規劃往西通到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往北通到萬體館。
今年底開始實施S4輔道的建設,增加南北通行的能力。
▲圖片來源@閔行區政府網
教育、學校
今年浦江高中、薔薇小學、晶城中學成為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學校,中醫藥文化也將滲透給孩子們。
目前閔行已經初步建成了四大教育集團:七寶教育集團、閔行中學教育集團、上海交通大學附中教育集團和實驗小學聯盟教育集團。
寶山這一年在教育衛生整個投入上達到100多億。在近期和中期的規劃中,將引入世界外國語學校;
行知中學將在南大地區再建一個;
在和上海大學對接的基礎上,寶山將再增加幾所上大基礎教育集團學校;近六平方公里的南大地區,將建設16所學校,包括九年一貫制學校。
“十三五”期間規劃還要建66所學校,到現在為止,已經建成開學了15所。今年9月份有7所學校同時開學,包括非常有名的世外中學、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等等。
楊浦區已經組建了13個教育集團,覆蓋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和小學達到了66%,目前準備把市東中學和市東小學整合起來,組建12年一貫制的市東實驗學校。
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10月開工擴建了,完成后招生數就能翻一番,達到45個班級。此外,現在正在打造“八大集團”,到今年年底,學區化、集團化的比例將提前達到60%。
奉賢中學、格致中學分校教學水平持續提升,已進入上海教育的第一方陣。
人才培養
21世紀人才最重要!
然而上海各區對待人才的方式都不同
作為一個學渣
道哥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
今年6月,浦東新區海外人才局成立,創造條件讓全球各種人才到浦東來工作。有一些外籍人士永久居留制度的創新,也有外籍人士畢業以后就業問題的制度創新。
為了讓人才有歸屬感,浦東正在構筑各種社區,有國際社區,也有人才公寓的社區。張江人才公寓“只租不售”,幫助張江吸引人才。
對普遍的中高端人才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持,降低他們的生活成本,包括住房等。公共租賃房和社會租賃房將成未來重點!
金山新一輪的發展提出了打造“三區”“五地”的目標,創新創業的匯聚地是重中之重~
此外,有的村也在探索“眾創入村,眾創入戶”。其中楓涇鎮新義村就是美麗鄉村示范村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這里如何創業?儂有什么好點子?
奉賢有良好的生態、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濃郁的文化氛圍,安全的城市環境,對吸引人才,奉賢很有信心。
松江引進高端人才,十分注重引進有高技術的、熟練操作技術的灰領工人。
11月新成立的上海市松江區海外人才局,打破區域、國界對人才創新流動的局限,是上海郊區首家海外人才局。
走出去、引進來
靜安對待人才,一個是走出去,去年市北已經在美國硅谷成立了創新中心,這就是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優勢。
引進來:前不久我們把美國的亞馬遜創新中心引進到了市北。計劃要在5年內培訓1000個高級技術人才。
文化
世博文化公園、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浦東美術館,加上去年開工的上海天文館,5大世界級水準的文化地標都將在2020年相繼建成!是不是超期待?
信息和圖片來源@上海浦東
目前,嘉定有100家百姓書社、100多家農家書屋。最近正在布局“我嘉書房”,到今年年底可以開5-6家。明年規劃還要建成30家“我嘉書房”,覆蓋12個街鎮。
普陀將新增2個市級文化項目:一個是長風地區的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另一個就是滬西工人文化宮城市更新項目。
滬西工人文化宮將打造一個集娛樂、休閑、文化、體育為一體的藝術交流中心和文化展示中心,同時也是工人、市民朋友的活動中心,成為一個文化新地標。
在建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有兩個立面:城市立面和森林立面!未來建成后有望成為國家A級劇場,成為中國藝術節下一屆開幕式分會場。
信息和圖片來源@上海奉賢
人文松江活動中心11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坐落于有著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松江老城區,由云間藝術會堂、云間劇院、文化館新館和圖書館新館組成,總建筑面積約6.3萬平方米,計劃兩年后基本建成。
信息和圖片來源@上海松江
生態環境保護
今年10月28號,占地350畝的鸚鵡洲濕地正式開放。未來金山全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三年共計投入189億,推進511個項目,金山的環境面貌得到了較大改善。
青浦今年在增強水動力、水質和水生態的處理、河長制長效落實方面都會加強。到今年年底,青浦區68條黑臭河道將全部完成整治,消除黑臭。
唐家塔作為今年市級重點整治區域,楊浦推進在源泉路邊上建設4000平方米的綠地公園,同時建設200米的步道,給周圍的市民提供一個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九科綠洲顧名思義,它不僅是公園,更是個綠洲。和“九泗洞”地塊連起來,生態廊道一萬多畝,將是上海最大的生態廊道和公園。九科綠洲還有望引入地鐵12號線延伸段。
▲松江九科綠洲規劃圖
對于生活垃圾分類,目前,崇明已有六個鄉鎮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今年12月份,所有的鄉鎮要實現全覆蓋。
對于農村水環境的治理,爭取到明年年底科學、綠色、快速的解決農村生活的全覆蓋問題。
公園對于老年人必不可少,對于年輕愛運動的人更是一處天然綠色的健身房。嘉定現在有84個公園,還有6、7個在建,幾個正在規劃中,希望到2020年建成100個公園。
舊改
舊區改造一直是上海建設中一個需要首要解決的問題,黃浦將加快推進舊區征收改造、環境綜合整治還“微更新”,改善上海舊區市民的生活環境。
原則上就是“留房留人”,比如北京的舊區改造,通過更新改造,房子是原來的外貌,在內部通過“螺螄殼里做道場”,努力使每一戶都能有自己獨立的衛生間、獨立的廚房。
包括張橋地區在內,今年虹口完成了舊改征收21萬平方米。現在大概還剩下70多萬平方米、2.8萬戶。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大概再用5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舊改。
醫療
閔行正在和各個大學的附屬三甲醫院一起來打造醫療聯合體,即將一所大學的附屬三甲醫院,加上區域內的醫療機構,再加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成醫療聯合體。
目前閔行已經建設了八大醫療聯合體,比如華山醫院和五院,中山醫院和閔行區中心醫院,仁濟醫院和浦江閔行,龍華醫院和吳涇中西醫結合醫院。
國婦嬰奉賢院區年底即將動工開建,爭取三年時間建成。第六人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在奉賢有了分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在奉賢有了教學醫院。
怎么樣
是不是被上海16區未來的規劃震驚到了呢?
嗲到飛起有木有?
沒錯,這片就是我們愛得深沉的土地,
上海,已經走上世界之巔,
她的發展日新月異,從未倒退和停止!
正是因為如此,
才讓我們喜歡上海的理由
又多了一個!
信息來源@東方網@各區官網微信@上海發布@話匣子
今日熱門報道
上海首個“雙開門”公交將運營
滬“雙開門”公交將運營 凱旋路站與71路零距離換乘。為方便市民換乘71路中運量,公交1250路和1251路擬投放“雙開門”公交車,以便在71路中運量車站內停靠上下客,從而與71路“零距離”換乘。目前,16輛嶄新的“雙開門”公交車正在測試中,計劃月內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