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中沒有一個字提到考試。
時代在進步,對人才的要求在提高,素質教育也變成了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新時代對人才的能力的期望。
我一直認為,核心素養也是家長該了解的知識。核心素養是,國家根據未來人才需求,做出的關于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的預測。這是標桿定的很高的教學目標,所以需要家長了解和配合。
我談一下英語的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框架如下: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分為四個方面。
有兩個是關于能力的:
語言能力
學習能力
有兩個是關于品格的:
思維品質
文化意識
下面是對各個核心素養的詳解:
1. 通過聽說讀寫,在社會生活的具體語境中理解和表達意義。
注意,是社會情境中,不是卷面上,所以重點是理解和溝通,不是答題。理解是輸入,表達是輸出,目的是溝通。表達的是意義,不是基于中文的翻譯。包含了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
2. 形成語感。
關于語感,我談下自己的看法。語感的形成,需要學習語法,再形成習慣,讓語法進入潛意識,從而忘掉語法,但是脫口而出時必定符合語法。
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獲取多渠道的學習資源(聽力資源,視頻資源)
恰當的學習策略
合理規劃英語學習時間
自我監督,評價和反省和改良
利用英語學習其它學科知識
最重要的是形成文化自信。這方面有些讀書讀到博士的人都有嚴重的問題,比如廈門大學那個“潔潔良”。光去崇拜跪舔國外先進文化了,對本國文化確不能正確認識。
對國外先進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對國外先進文化的正確態度和行為取向。
只有理解了,才不盲從和崇洋媚外。
三點: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
邏輯性方面有梳理概括英語知識,分析推斷英語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邏輯性其實是高考和四級英語常考的內容。
批判性方面有辨析語言和文化現象,正確評價圍繞同一問題的各種觀點。批判性思維是我國學生所欠缺的。中國留學生寫的論文總被批為not critical, too descriptive。
創新性方面有構建新概念,具有多元思維的意識,從而有創新性表達的能力。
四大核心素養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彼此聯系共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