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的知識與眼界?
轉載自裝睡貓微信號(ID:sleeping0907)
作者 裝睡貓
01
前幾天,朋友萍向我訴苦,她的孩子數學成績一直不太好,今年開始有了雞兔同籠的題目,籠中共有30個頭,88只腳,求籠中雞兔各有多少只?看到這個題目,孩子直接懵了,無論她怎么和孩子解釋,孩子就是算不出來,氣得萍把書本甩在地上,孩子嚇哭了。
萍失望地說:“我當年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怎么會生出這么笨的孩子呢?我已經盡力去教他了,他的榆木腦袋就是理解不了。我給他講了一遍,他說明白了,可是重新出一道題目給他,他又錯了!我真不知道像他這樣的孩子以后怎么辦?他肯定考不上好學校,那他能做什么呢?”
相信每個陪娃的做功課的媽媽都曾經像萍這樣分分鐘暴怒,我也曾對女兒大吼大叫,完全不像平常鎮定自如的模樣。而每次罵過后,我就開始厭惡自己罵孩子時的丑態。
關于雞兔同籠,其實并不難,無非是兔子有四條腿,雞有兩條腿,小學的孩子沒有學過方程式,只好用假設法,先把所有的腳全假設成一種動物的腳。但這樣的方式對于不到9歲的孩子來說,抽象思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是,做為家長千萬不要以為,理解不了雞兔同籠,就學不好所有功課,做不好所有事情。
其實萍的孩子跑步在班里總是第一,甚至學校運動會也拿過名次。但是萍總說,這有什么用,跑步誰不會?跑得快又不能當飯吃?
誰說跑得快不能當飯吃,劉翔不是嗎,飛人啊!
愛因斯坦曾有句名言: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干,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
02
著名臺灣女作家三毛當年就是數學成績極差,對于雞兔同籠的題目她也是深惡痛絕,無論老師講多少遍她也算不出來。她不能理解為什么雞非要和兔子放在一起呢?
有次,三毛的數學考了0分,數學老師用毛筆在她的眼睛上畫了兩個黑圈,并讓她操場上走一圈讓同學們羞辱,這件事情讓她的自尊心嚴重受損,甚至有了自閉癥,她不得不休學。
幸好,三毛有一個開明的爸爸,他沒有逼著她學習,他尊重她的選擇,因材施教,他知道她從小喜歡看書,喜歡背唐詩宋詞。他帶她去看各種文史類、古文書籍,讀英文小說。在書中,三毛如一匹馬在草原上任意馳騁,又如一朵小花盡情吸收各種養分,在風中姿意綻放。
后來這個不會做雞兔同籠的孩子在家、在圖書館學到了很多同齡孩子學不到的知識,她可以不用再做她不喜歡的數學題。
三毛用她敏感的心、細膩的筆觸寫了很多有名的書。她本來就是個鶴立獨行的孩子,長大后更是選擇了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去了撒哈拉和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在她的多本書中都透露出當年的困惑,還有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給她留下了太多的陰影。
03
不止是三毛,其實很多名人小時候并不都成績優秀,甚至很多成績非常差。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很慢,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甚至認為他沒有學習能力。但他后來卻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這和他的母親南希獨特的教育方式離不開。
年幼的愛迪生不要說不會做雞兔同籠這樣的題目,他連1+1等于2也是困惑了很久。因為他從不是一個只會聽老師說1+1=2就死記硬背的孩子,他會問1杯水倒入另1杯水中,那還是1杯水,為什么1+1不是等于1?
這樣的問題把老師激怒,老師讓愛迪生的媽媽把他帶回家。媽媽聽完老師的描述后,并沒有責怪愛迪生的奇思妙想,甚至她決定不拘泥于教科書,而是注意身邊發生的事。
愛迪生問她母雞是怎么孵小雞的,媽媽并不告訴他答案,而是讓他自己去找。她帶著愛迪生一起去翻閱百科全書,和他一起思考,一起探討。
還有改變我們生活的馬云,小學、中學都是普通學校,數學曾經考了31分,他還曾去騎三輪車。誰曾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孩子,長大后竟然創建了阿里巴巴、支付寶,完全顛覆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越是天才就越有缺陷。很多天才對于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表現得都像個白癡。
04
朋友阿艷從小喜歡臭美,在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扮美的年齡,她已經穿著她媽媽親手做的漂亮小公裙,扎著漂亮的大花蝴蝶結。
可是,阿艷的學習成績并不好,尤其是數學經常開紅燈,關于雞兔同籠她說,我把自己的腳趾還有外婆的手指腳趾都加上去算了,可是還是不夠用啊。因此,她也被老師嘲笑,數學這么差以后連去超市當營業員也不夠資格。
多年以后,阿艷果然沒有去超市當營業員,阿艷自己經營了一家服裝設計公司,設計著富有中國特色的優雅旗袍。而關于財務,她依然有點迷糊,她說,這有什么關系呢,專業的事情交給專來的人去做,我只要負責好我的專業就行了。
說起讀書時的經歷,阿艷也頗為感慨,她說每次考得差時,她都很自卑,覺得以后自己就是老師眼里那個什么也做不好的失敗者。幸好,她的媽媽一直言傳身教,阿艷的媽媽有一雙巧手,她發現阿艷喜歡做手工時,就一點點教她,從縫制布娃娃,到給娃娃設計衣服。阿艷對服裝設計產生了非常濃的興趣,每次她并且她在這上面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雖然她沒有考上大學,只去了技校,學習自己喜歡的服裝設計。在學校里,她設計的作品屢屢獲獎?,F在她設計的作品屢屢受到業內人士的青睞。
那個當年做不出雞兔同籠的孩子一樣活出了自己獨特的色彩。
05
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學習也許是獲得成功的最好捷徑,可以上名牌大學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用同樣的方式去教育肯定效果頗微,試著多用幾種方法,有些孩子喜歡游戲的方法,玩著玩著腦子就開竅了。有些孩子喜歡圖文并茂,加強理解能力。還有些孩子對于學習總是欠缺點什么,或者對于某一門課總是學不好。也許是方法沒掌握好,也許是確實努力了也學不好,這樣的孩子并不是笨。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你以為他會開花,靜靜守著花開,卻不料他沒有開花,原來他是棵樹,他努力生長,只為長成他自己想要的模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只是你沒發現而已。作為家長不要暴怒,現在做不好的雞兔同籠到以后真的不算什么。家里能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固然是件幸事,但是一個班里幾十個孩子,要做到門門功課名列前茅,這個孩子也一定犧牲了很多。
一輩子要走的路很長,遇到的問題、困難還很多。你的責備、辱罵會傷害到孩子,試著多點耐心,多點包容,和孩子一起成長。
正如童話《安的種子》告訴我們的道理,一個孩子就是一顆可以盛開的蓮花種子。當你捧著這顆種子時,你是否真的意識到了它的珍貴,是否過分著急,加速了它的成長,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為什么同樣的種子,只有安等到了千年蓮花盛開的一刻?
那些做不出雞兔同籠的孩子仍然是值得期待的,只是應該如何去澆灌、施肥、培養,卻是每個家長應該追逐一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