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宋詞三百首中列名的82人中,其中宋仁宗時期就有21人,占比近四分之一。
這21人中有蘇軾、晏殊、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葉清臣、柳永……。
宋仁宗是歷史上備受好評的明君,他對人才的欣賞也頗受贊譽,這些大詞人幾乎全部在宋朝的朝廷上貢獻了自己的光和熱。
在這些大詩人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柳永,他才華出眾,寫得一手好詞,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無可爭議的大才子,可是他在仕途上卻一直不順心,直到51歲的時候才進士及第。
按理來說,宋仁宗任人唯才,柳永才華橫溢,兩人該惺惺相惜才對,為何宋仁宗卻始終沒能提拔柳永呢?
這是因為柳永的這首詞徹底阻斷了他的仕途。
在煙花之地留戀忘返的柳永,信心滿滿去參加了科舉考試,他洋洋灑灑寫下了自認為滿意的答卷,當別人一臉愁容時,他卻樂得開懷,覺得自己必然“魁甲登高第”。
所以當其他考生立即埋頭準備下一年的考試時,柳永又去了煙花之地與歌姬們共度春宵,可是等到放榜的時候,柳永名落孫山。
狂傲不羈的柳永十分沮喪,他提筆寫了一首《鶴沖天》,詞曰: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當宋仁宗讀到劉永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句詞后,說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將劉永黜落除名。從此,劉永便徹底與功名仕途無緣,余生只能輾轉留戀于花柳坊間,郁郁不得志。甚至劉永落魄到死后都無錢安葬,只得生前相識的幾個青樓女子幫忙才得以入土,處境煞是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