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墓
周赧王姬延(?-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稱王赧,周慎靚王之子,東周第26位君主,也是東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4-前255年在位,共59年。有民間傳說成周懶王,據(jù)說他很懶很懶,醬油瓶倒地上都不扶那種。
姜子牙139歲臨死的時候,對周武王說:“我死后,大王把我的尸首吊在王宮大殿的梁上,哪方有人造反,就把我的棺材轉(zhuǎn)向哪方,造反的就自動平息了!”周武王聽了姜子牙的話,把姜子牙的棺材吊在王宮大殿的梁柁上,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哪方有人造反,就把姜子牙棺材頭轉(zhuǎn)向哪方,不用出兵出將,哪方的亂就平了,姜子牙的尸首不臭不爛。到了周朝成立的第808年,當時的周懶王嫌棄姜子牙的棺材礙事,就派人把他取下來,并且不顧大臣們的一再阻攔,執(zhí)意要打開棺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姜子牙的尸首爛了,從中飛出18只鴿子,所以有了18路諸侯的爭亂。
姜太公墓
“周懶王坐慶陽龍脈斬斷,閃上了十八國要奪江山”,有傳說先周的時候,周人認為豳地龍氣呈祥,氣勢非凡,把這里選為立國之處,名為豳國。到了周郝王的時候,有人報告說石龍窩到七星臺一帶,龍氣積聚,就問左將:“這是怎么回事?”左將回答說:“恐怕有圣人要出世了。”周王聽了這話,大吃一驚,豳地要是出了圣人,我這江山還坐得穩(wěn)么?風水先生說,要保江山永固,就必須斬斷龍脈。
龍脈走向圖
周懶王于是讓風水先生到處找龍脈,結(jié)果就到早飯頭村到龍高南村一帶的涇河河谷地帶找著了。就派豳地人牛大人在龍門斬龍脈。牛大人到了牛王嶺前,萬民求告,“風水寶嶺,是萬萬斬不得的。”面對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求告,牛大人心想,不斬龍脈,違了周王的圣旨,是死罪;斬了龍脈,又會傷了豳地的人脈,對不起家鄉(xiāng)人。在這萬般無奈的兩難選擇之中,牛大人選擇了吞金自殺。
周懶王聽說后,又派了左將來斬龍脈。左將先在彬縣城北的七星臺上向上天禱告,并在七星臺埋了個鎮(zhèn)壓石。本來彬縣要出三斗六升芝麻數(shù)兒的官,結(jié)果經(jīng)左將這一鎮(zhèn),彬縣就很難出大官了。隨后,涇水被斬斷,成了“斷涇”,程家川的山梁被斬斷,成了“獨堆”,山梁斬斷的地方叫斬斷山。
本來這龍脈就是周人自己的龍脈,結(jié)果斬龍脈后斬斷了周人自己的龍脈,周朝的八百年王業(yè)隨后也就完蛋了。豳地出的那些人才本來也是周人自己的人才,經(jīng)周懶王這一斬,龍脈沒有了,國家的人才基礎也沒有了,亡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此后秦腔《斬斷山》戲詞中就有了:“周懶王坐慶陽龍脈斬斷,閃上了十八國要奪江山”的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