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一般來說,可將慢性腎臟?。–KD)分為五期,以估算或檢測的腎小球濾過率(GFR)的數值作為分期依據,從CKD 1期到CKD 5期,其中以GFR>90ml/min的CKD 1期病情最輕,以GFR≤15ml/min的CKD 5期病情最重。病情最輕的CKD 1期,只要能盡快讓病情獲得緩解,一般來說是不容易發現成尿毒癥的;病情最重的CKD 5期及病情較重的CKD 4期,患者或已經是尿毒癥,或即將發展成尿毒癥;而CKD 3期,則介于病情輕與重的中間,部分患者可以與尿毒癥無緣,部分患者則容易向尿毒癥方向發展,主要取決于原發病及治療情況。
然而,筆者今天重點要談的不是如上的CKD 1期及CKD 3-5期,而是CKD 2期,即腎小球濾過率(GFR)介于60-90ml/min之間的慢性腎臟?。–KD)。有人說,CKD 2期也會發展成尿毒癥;有人說,CKD 2期不會發展成尿毒癥。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慢性腎病2期,還有可能發展成尿毒癥嗎?主要取決于其原發病與三大基礎治療。
1.看是何種腎臟原發病
慢性腎臟病2期并不是最終診斷,它之前還有引起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到60-90ml/min的原發病。原發病可以是腎小球疾病,如IgA腎??;原發病也可以是小管間質性疾病,如慢性腎盂腎炎;原發病可以特發性腎小球疾病,如膜性腎病;原發病也可以是繼發性腎臟疾病,如狼瘡性腎炎及糖尿病腎病等;原發病還可以是遺傳性腎臟病,如多囊腎病與遺傳性腎炎等。病情類型比較輕的IgA腎病、絕大多數膜性腎病、無新月體表現的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及損傷并不嚴重的慢性小管間質腎炎等,即使病情已處于CKD 2期,也不容易發展成尿毒癥。然而,原發病為病理較重的IgA腎病、有新月體表現的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損傷嚴重的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多囊腎病、遺傳性腎炎及糖尿病腎?、跗诨颊?,當已經出現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及血肌酐升高時,則更容易發展成尿毒癥。
2.尿蛋白太高的基礎治療
慢性腎臟病已到了2期,更需重視對尿蛋白太高的基礎治療。這是因為,長期居高不下的尿蛋白還會繼續傷害腎臟,導致腎小球濾過率繼續下降,從而與尿毒癥越來越近。將尿蛋白降下來,就可以阻止或減慢腎小球濾過率繼續下降及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降低尿蛋白的治療方案中,可選擇的藥物有很多,如沙坦或普利類藥物、他汀類藥物、列凈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中醫中藥等等,這需要根據具體病情由有經驗的??漆t生制定治療方案。
3.高血壓未降的基礎治療
慢性腎臟病已到了2期,患者更容易出現高血壓,或為高血壓引起的慢性腎臟病,或為慢性腎臟病引起的腎性高血壓。不管是何種情況下的血壓未降,都會進一步損害腎臟,引起慢性腎臟病繼續進展,腎小球濾過率繼續下降,直至變成尿毒癥??刂蒲獕哼_標,就能夠讓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速度減慢,甚至阻止病情發展。降壓藥的選擇,通常以“沙坦或普利類藥物 地平類藥物”組合,能更好的降血壓與保護腎功能,血壓難降的腎病患者,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用其它類型的降壓藥,總之必須將血壓控制達標。
4.免疫功能差的基礎治療
慢性腎臟病已到了2期,患者的免疫功能不會太好,或與基礎疾病有關,或與所使用的藥物(如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有關。不管是何種情況下的免疫功能差,都會是慢性腎臟病繼續進展的原因之一。同時,由于免疫功能差而并發的感染性疾病,又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提升慢性腎臟病2期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治療??刹扇《喾N方法,以達到這一目的。如適當鍛煉、防止營養不良、不濫用或不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以及通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等,都可以幫助患者提升或恢復免疫功能。
慢性腎臟病到了2期,絕大多數患者可以不發展成尿毒癥的,除了管控好原發病與重視基礎治療之外,其它治療也很重要,如血糖高者的降血糖治療、高尿酸血癥的降尿酸治療、合并感染的抗感染治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