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解疑:孩子天生不是學習的“料”,怎么辦?
農民種地、工人生產、學生上學。對于每個孩子來說,學習都是最重要的事。但是,如同沒有完美一樣,這個世界也沒有絕對的公平。世間萬物、從無一致。在學習這個領域中,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智商不同、天賦不同,成績自然也千差萬別。
雖然我們經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些人卻出生在羅馬。那些“出生在羅馬”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能夠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那些“離羅馬太遠”的孩子,卻由于種種理由而很難到達甚至無法到達。
如果是學習方法的問題,還能夠通過有效的引導和個人的改變而提升成績;但是,仍然有些孩子“努力到極限卻毫無起色”。用老人的俗話來說:“這孩子天生不是學習的料”!
面對這樣的孩子,許多家長會陷入恐慌中。開始的時候還會不斷地鞭策、鼓勵甚至陪著孩子一起努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一切努力都會付諸東流、孩子的成績依然無法提升的時候,家長會產生嚴重的焦慮、抑郁等情緒,甚至處于心理崩潰的邊緣。
家長焦慮、抑郁,孩子也很痛苦。面對無法提升的學習成績和無法改變的現實,有的孩子選擇了繼續努力,即使做無用功也不愧對家人和自己,但結果是越努力、越沮喪,直到完全喪失信心;而有的孩子卻直接選擇了放棄,在與家長的對抗中叛逆成性、破罐子破摔。
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間萬事萬物盡皆如此,道理大部分家長都知道;但是,“知道”與“做到”的距離卻很遙遠。如果無法改變認知、轉變觀念,“知道”而“做不到”就會隨著時間而累積成無法擺脫的絕望,讓那些因孩子學習不好而焦慮的家長們感覺到無路可走。
花有花的美好,樹有樹的挺拔,草有草的堅韌。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劣勢,但同時也有自己的優勢。只不過,有些孩子的優勢比較外顯,恰好符合的家長的期待、適合目前的教育模式;但是,有些孩子的優勢卻隱藏在暗處,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似乎沒有優勢,這就需要家長獨具慧眼,在不斷地成長與探求中去識別和發現。
這個世界沒有全是優點的人,自然也沒有都是缺點的人。說到底,優點與缺點不過是個性特點的一體兩面。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運用自己的咨詢經驗設置了一套“缺點轉化模式”。運用這套模式,就會發現:每個人的個性特點很多,而放對了位置就是優點,放錯了位置卻變成了缺點,一體兩面的優點與缺點之間可以實現彼此轉化。比如勇敢與沖動、謹慎與膽小,其實都是一個個性的兩個層面。
在咨詢或講課的過程中,許多來訪者和學員會要求我講個生活化的例子。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經典對話:
“家里有馬桶嗎?”
“有啊!”
“有用嗎?”
“當然有用啊!”
“那你把它放在餐桌上試試!”
聽到這句話人都會笑,而笑過之后就會發現:原來,優點與缺點之間的轉換這么簡單!
這個世界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同理:孩子們從不缺少優點,只是缺少發現。當孩子在外顯的部分沒有優勢時,家長需要堅信孩子一定擁有隱藏的優勢。
每個人的潛意識都充滿智慧且能量無限。
把所有的“擔心”換成“相信”,就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把這份“信任”傳遞給孩子,就能提升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把這個信念堅持下去,就能與孩子共同發現他隱藏的“優勢”,陪伴孩子走向成功。
因此,對于無法走通“學習”這條路的孩子,家長需要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和孩子共同探索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優勢”;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語言模式,讓孩子輕松實現優點與缺點之間的全面轉換。
愛是一切的答案。
雖然在內心深處,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愛都一樣,但是,如何去表達和傳遞這份愛,卻關系著孩子是否能完整的接收。愿每一位家長都能把握愛的核心能量,放下所有的懷疑、反對、指責和阻礙,用信任、支持、鼓勵、引導的方式去尊重孩子,陪孩子共同諦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