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保險行業的發展至今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就是代理人的功勞,但在另一方面,也是這種粗放式發展的業務模式導致了現在保險行業的壞名聲。
代理人制度肯定是長期存在下去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這是關系到幾百萬上千萬的勞動就業和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問題,幾年十幾年內都不會有太大的根本性改變。
但是,從近幾年的中介公司的火熱和保險監管的完善,我覺得,代理人制度會發生一些變化:
1、會從專屬代理人制度變為獨立代理人制度,包括個人及企業團體。也就是說,以前代理人都是專門為一家保險公司服務,是不能在多家保險公司兼職的,以后可能會放開這些,代理人可以銷售很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可以不必被一家公司的保險產品捆綁著。這樣代理人保持身份的獨立性,不必為銷售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而絞盡腦汁,多樣化的產品庫,可以更加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為客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從而,會減少一些代理人的忽悠成份,為客戶提供更加綜合而真誠的保險服務。這也是符合我國現在銀保監強調的保險更加注重保障的方向和未來的保險發展模式。
2、很大的可能,互聯網平臺會成為保險公司業務增長的第一來源。俗話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保險也不例外,像現在的一些保險平臺就是最好的證明,比如中民保險網啊,比如支付寶和微信里面的保險啊,還比如互聯網保險巨頭眾安在線和泰康在線啊都是比較好的證明,各色各樣的實業和虛擬領域都適合保險場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