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寬帶化、移動化浪潮下,Wi-Fi成為運營商的新寵。但對Wi-Fi產業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運營商必須在安全性、高速率、兼容性、盈利性等各方面做出平衡。
Wi-Fi布局 中國電信稍占優勢
在新一輪電信重組前,運營商便開始了Wi-Fi部署。據iSuppli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有5420個Wi-Fi熱點,其中原中國電信占總數量的45%、原中國網通占27%、原中國移動占17%、原中國聯通占9%。
“三足鼎立”格局之后,運營商更進一步加速了Wi-Fi部署步伐。2009年,中國移動已集采招標了約10萬臺WLAN設備,新建約11萬個WLAN熱點;中國電信計劃部署的熱點高達10萬個,涉及上海、杭州、南京、武漢、南昌等全國近30個城市的無線網絡建設;近期,中國聯通公布了2010年WLAN工程接入設備框架集采中標的結果,華為、中興等25家設備廠商分享20萬臺設備大單。
筆者認為,中國電信可以借助自身的寬帶優勢,延伸到Wi-Fi上,因此具有較大優勢;中國移動的寬帶存在網間結算等問題,雖然中國移動可以整合中國鐵通的資源,但要達到中國電信同等水平尚待時日。
中國電信小范圍試點802.11n
為了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內容急劇膨脹的用戶需求和網絡流量的大幅增長趨勢,作為3G網絡重要補充的Wi-Fi資源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電信通過Wi-Fi的免費和開放的消費模式,帶來用戶對寬帶使用門檻降低的感知,得以迅速擴大用戶規模。中國電信正利用其固網優勢,通過光纖接入,通過Wi-Fi拓展到最終客戶端;這樣一來,其可充分發揮無線寬帶資源優勢,可在EV-DO成為廣域流量提供者的同時,根據EV-DO數據流量,優化Wi-Fi熱點覆蓋,加快Wi-Fi熱點部署,使其成為高流量的承載者。
但目前來看,Wi-Fi的安全缺陷將成為其發展的重大挑戰。另外,Wi-Fi的無線干擾問題突出,這應該成為設備商下一步重點配合運營商解決的問題。
隨著802.11n(以下簡稱11n)成為新的Wi-Fi標準,運營商紛紛對WLAN集采提出支持11n的需求,如中國移動在集采中便提出此需求。11n可將帶寬從原來的54M bit/s提高到最高達300M bit/s,在覆蓋性能、擴大用戶使用規模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進和提升,中國電信目前正在做小范圍的試點。
11n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傳輸速度和信號范圍上—傳輸速率方面,11n使用MIMO(多入多出)與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使傳輸速率得了到極大提升;在覆蓋范圍方面,11n采用智能天線技術,通過多組獨立天線組成的天線陣列,可以動態調整波束,保證讓WLAN用戶接收到穩定的信號,并可以減少其他信號的干擾,使WLAN的移動性極大提高。
802.11n開啟四大應用
運營商采用先進技術,自然是為了推送更好的應用,而11n可在以下四大應用中大顯身手。
應用一:高質量語音通信。支持Wi-Fi的手機只要下載個軟件就可以打網絡電話了,但是由于受到無線路由器速度上的限制通話質量并不理想。但是11n無線路由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11n理論稱速度為300Mbit/s,但是從實際使用和測試來看,在正常環境中,大多數11n產品的傳輸速度都在百兆左右,但即使是這樣的速度也意味著人們可以在寫字樓中用Wi-Fi手機來撥打IP電話,而且享受更高質量的語音通話。
應用二:高清視頻傳輸。高清視頻是11n產品在應用上的一個亮點。我們曾經做過關于這方面的測試,從測試結果上看,傳統的54M無線路由器與11n路由相比差距明顯,對于家庭用戶來說,無線設備支持下的高清視頻播放是一種趨勢;對于企業用戶來說,寫字樓內利用無線網絡撥打可視電話、酒店內的無線點播服務將使用戶真正體驗移動辦公和移動娛樂帶來的便捷。
應用三:移動便攜性。11n采用獨特的天線技術,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信號干擾,從而使信號覆蓋范圍得到提升,這使得使用筆記本電腦和PDA等設備的用戶可以在更大范圍內移動上網。目前,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很多國內高等學府都采用了無線網絡,而11n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完善這樣的網絡。我們可以想象,隨著迅馳筆記本和其他移動通訊設備的普及,在整個校園范圍內,以前必須依靠有線網絡實現的功能將都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實現,只要你帶著筆記本電腦甚至是手機就可以輕松訪問學校網站或者進行學習。
應用四:與無線廣域網絡結合。關于11n在兼容性方面的表現我們之前做過多次測試,主要針對向前后兼容,結果表明:在多個無線模式的環境中11n產品的表現比較穩定。這將為企業用戶從11g過渡到11n提供幫助。技術角度上看,11n采用了軟件無線電技術,它是一個完全可編程的硬件平臺,使得不同系統的基站和終端都可以通過這一平臺的不同軟件實現互通和兼容,使WLAN的兼容性得到極大改善,這意味著WLAN將不但能實現11n向前后兼容,而且可以實現WLAN與無線廣域網絡的結合,比如3G。